本报见习记者 姜方
由著名文史学者周振鹤和游汝杰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方言与中国文化》,在业界颇具影响力。日前此书在日本发行,来自日本的译者译笔流畅,较好地传达出原作风格,成为2016“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的入选书目之一。
2016年“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自今年6月起接受申报,共收到11家单位的25个项目、50余册图书,涉及英、韩、法、日、越南、塞尔维亚、俄、波兰8种语言。除了《方言与中国文化》,另4部入选计划作品分别是 《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普及版) 越南文版,《上海的金枝玉叶》塞尔维亚文版,《小香草》英文版,《一画一世界:教你读懂中国画》英文版。该计划评委之一、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春春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而多年来不少中文图书翻译水平有限,进入各国主流发行渠道的并不多。中国图书不仅要走出国门,更要真正走进外国读者的心里,而这需要有更多平台来承担起媒介的重任。”
洞悉各国文化背景,翻译作品才能“落地”
《方言与中国文化》日文版出版方株式会社光生馆是一家专门出版生活、社科及汉语相关图书的专业出版机构,有着较高知名度。译者和审稿者竹内诚、原濑隆司、岩本真理、大石敏之、濑户口津子,均为日本从事汉语语言学研究的学者。原濑隆司还通过视频,向中国读者展示了一口有模有样的上海话。事实上,几位入选的外国译者都是“中国通”,《小香草》《一画一世界:教你读懂中国画》译者托尼·布里森是英国前外交官,曾于上世纪60年代在英国驻北京代办处工作,译文语言清新、表达道地,整体质量上乘。
上海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总编辑张怡琮告诉记者,要成功将中国图书翻译出去,除了语言外,还必须较深地了解各国特有的文化。“我曾碰到过把‘毛手毛脚’翻成‘长毛的手和脚’的情况,中国式翻译难以让外国读者更深入地接受中文作品。”“能落地的译作,不仅字面翻得好,更能够洞悉不同国家的人文背景与思想观念。”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于去年创设“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本届评委从翻译质量、外文版在目标市场的发行价值、目标市场读者的接受程度、译者水平及外方出版社在目标市场的推广能力和影响力等指标进行评议。评委挑选作品时不设条框,囊括了学术著作、文学作品、青少年科普读物等图书类型,力图将多元的中国文化传递给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计划入选作品之一的青年作家小白的长篇小说《租界》英文版,目前已被德国权威的文学出版社相中。“不久前我在德国的书店里看到了这本书的德文版,相信有高质量的平台和作品,在国外宣传中国文化就会事半功倍。”胡春春说。
鼓励国外人士译介优秀中文作品
“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为保证翻译质量,要求在外籍人士或长期居住在国外的人士中遴选译者。托尼·布里森在翻译《一画一世界:教你读懂中国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中西方艺术观念的差异。他说,英文常常缺乏适当的词汇来直接翻译中文的词汇。于是他采取以罗马字标中文音,再另行对词汇本身含义进行解释的方法。“我不敢说完全达到‘信达雅’,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让西方读者多了解、多欣赏中国画。”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资助以外语为母语的译者翻译本国作品并进入目标语言市场,有利于增加外国读者对本国作家、作品的了解,增进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这是一种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希望通过“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改善和提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涌现出一批目标语言为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的外文版出版物。在入选的5种外文版图书中,在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发行的有3种,这也体现了上海出版界近年来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和版权合作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上海在新闻出版“走出去”工作中形成了一批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成果和项目,外文版“文化中国”系列丛书成功进入欧美主流图书市场,累计发行120多万册;“阅读上海”沪版图书展销和专柜在北美多个城市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为华人社区服务,每年销售200多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