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骏
上海石库门里弄群贤荟萃、藏龙卧虎。作为一种文化积淀,石库门所蕴含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早已深植人心,成为几代人共同的情感记忆。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旧城改造的进程,有百年历史的石库门将面临着怎样的命运?居住在石库门里弄的平民百姓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新近在兰心大戏院上演的民生题材话剧《汇贤坊》讲述的就是“大时代的平民故事”。
编剧把目光聚焦于旧区改造,围绕“汇贤坊”居民的石库门情结和由此展现的美好情怀,铺叙出一幕幕鲜活感人的戏剧场景。平民化视角以及丰厚的生活积累,奠定了剧作朴实、生动的艺术风格,观众此起彼伏的笑声和掌声,是对这部接地气的“平民戏剧”最好的褒奖。
剧中主人公丁一尘(阿跷),居住在“汇贤坊”3号的“客堂间”,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男”。早年的不幸经历让阿跷身陷残疾,只能以摆弄堂馄饨摊为生,然而这一切并不能磨灭他内心的率真和善良。当老旧的“汇贤坊”面临征收拆迁时,他一次次主动平息了邻里纷争,以他的宽容大度影响和带动了周围人。如果说,“汇贤坊”的过去和今天承载着阿跷不一般的人生,那么,未来则寄托着他满满的希望。当他得知,他的“弄堂馄饨”将是未来“汇贤坊商业一条街”第一家入住商户时,阿跷的人生展开了新的一页。
徐福根和徐家姆妈的扮演者马冠英、费丽君,现实中就是一对夫妻。他们在上海生活、工作了几十年,乡音不改,说沪语台词时,依旧能听出其中糅杂着浓浓的地方口音。正是舞台上这种“洋泾浜”沪语,把上海弄堂文化的特征传递得格外逼真。剧中人徐福根、徐家姆妈在“汇贤坊”算得上是老一辈的“外来户”,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结婚生子,度过了大半辈子时光,早把自己看作是“滴滴呱呱”的“老上海”。“把日子过得更好”可以说是老夫妻俩此生唯一的愿望。动迁中,徐家姆妈动足脑筋,豁出去要为儿子争取一套婚房。这样的人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为了争取多一点的利益,他们愁过,闹过,纠结过,然而在大局面前,他们最终表现出了识大体、爱邻里的一面,因为他们心中有挥之不去的“石库门情怀”。
居委会马书记的戏份不多,但令人印象深刻。她对“汇贤坊”居民的实际困难了然于心,她始终是居民百姓心目中的“老娘舅”。为了不让居民说错话,为了平息一场场风波,哪怕是暗地里踹一脚、拧一把都体现了这一基层干部体恤百姓的真心、苦心。舞台上的马书记,就像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天天照面的“那一个”,让人倍感亲切。
为了让这部话剧具有鲜明的海派特色,导演坚持剧中角色尽可能起用上海籍演员,而他自己则是一个地道的东北汉子。事实上,20年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书、工作的经历,20年上海文化的浸润,上海的一切对于导演姜涛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当他接受了《汇贤坊》的导演工作后,还是怀揣剧本再次走进了上海石库门里弄,去感受体味那些真真切切的上海风情。他甚至缠着学院里那些曾经在石库门生活的老教授,请他们讲述发生在那里的凡人轶事,为的就是要让这部剧作呈现出“不串味”的上海味道。开演之前,导演带着演员去了隆仁里,到真正的老石库门弄堂去采风。到了那个地方,演员们才知道舞台上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来源于现实。“我数过了,原来从前楼到亭子间真的有五级台阶,和戏里一模一样!”青年演员惊讶地说。
话剧《汇贤坊》最为牵动人心的是,全剧的结尾,政府决定“汇贤坊”予以保留,这些流淌着这座城市文化血脉、镌刻着几代人深深怀恋的老建筑、老街区、老弄堂将依然是我们今天生活的一部分,不离,不弃,不断。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市民百姓最为关切的一个话题,话剧《汇贤坊》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明亮的声音。坐在兰心大戏院观看此剧的观众,很难不联想到尙贤坊、田子坊、新天地……当石库门被赋予更多的文化韵味和时代内涵后,将抒写出新的精致和优雅。
(作者系资深剧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