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现场。
去年刚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鼓浪屿,作为社区型历史文化遗产,其活化利用坚持了真实性、文化性和利用性原则,使历史遗存与人的真实生活和谐共生;上海民生码头的8万吨筒仓曾是亚洲最大粮仓,随着城市规划和产业转型,这个体量巨大的文物被保留下工业建筑特征,内部转型为艺术空间。
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26日在京举行,200余名专家学者就“活化利用 创新驱动”的主题展开探讨,有对具体案例的分享与总结,也有对难点与困惑的交流。当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的理念日益深入,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如何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使其真正活起来?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在主旨演讲中阐述了保护与利用的辩证关系,并对文物利用的内涵和边界进行梳理。他认为,文物利用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三个要素:一是为社会公众之目的,二是有利于增进对遗产的认识和理解,三是利用与保护应该是统一的。
“保护与利用可以是相互促进的,比如古建筑,封闭起来不用反而会加速其损坏;对保存状况已经十分脆弱的文物,应该有限制地利用。”励小捷说,文旅结合已经是文物保护利用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对此应加强管理和规范,避免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弊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认为,文物合理适度的利用,其要点是统筹保护利用关系、保护成果惠及人民、文物部门守土尽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其难点是权衡保护利用的关系,在保护的基础上谈利用。在新型城镇化中如何做好活化利用,他给出的建议是“先知禁区,再造新区”。
▲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成立。
值得关注的是,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也在论坛上宣布成立。该联盟是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等9家文保组织发起,国内各地组织、机构和团队自愿加入的公益性非法人机构,71个社团组织成为联盟首批成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被推举为首任轮值主席。
案例分享:
让社区生活延续是保存鼓浪屿文化遗产最好的形式
▲鼓浪屿。
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王唯山介绍,鼓浪屿未来的定位是文化社区+文化景区,在活化利用方面非常注重保护文物原有的使用功能。“合理使用、让社区生活延续是保存鼓浪屿文化遗产最好的形式,此外活化也包括改变原先不良的使用状态,这样才能使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义与时代意义结合。”他说道。
结合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王唯山总结“鼓浪屿经验”为:保持文物原有的实用功能;以老建筑自身为场所,以老建筑原址展示曾经的历史文化;将历史建筑转型为文化活动场所;活化利用坚持为社区服务。他特别指出,文物的活化利用也要讲究度,鼓浪屿历史建筑中作为经营服务的占12%,避免过度商业化而破坏整体氛围。
上海:以精细化管理和合理利用提升文物价值
▲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以公共艺术空间的身份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上海文物局文物保护管理处舒晟岚通过陈望道故居、旧上海图书馆、民生码头等代表性案例,阐释了针对不同文物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不同保护措施。“文物利用并不是保护的对立面,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合理利用能够促进保护、提升文物价值。”她总结道。
今年刚修缮开放的陈望道故居,不仅是名人故居也是革命遗址,建筑外立面、室内陈设甚至陈望道曾用过的家具都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修缮后的这幢建筑作为复旦大学校史馆专题馆的《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试运行,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旧上海图书馆修缮完成后,目前作为杨浦区图书馆对外开放使用,其外立面是原封不动保护,对于内部进行了结构加固、家具布置。
建于1908年的民生码头是曾经的上海港散粮、散糖装卸专业码头,坐落其中的8万吨筒仓,曾是亚洲最大的粮仓,也是民生码头中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产。随着黄浦江岸线产业转型、工业外迁,民生码头相关建筑何去何从?1998年建成的8万吨筒仓是上海最“年轻”的文物之一,“抢救”下来之后,如此大体量的建筑如何再利用?相关部门对建筑群编制了保护细则,8万吨筒仓由著名建筑师柳亦春操刀改造,以公共艺术空间的身份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文:文汇报驻京记者周渊
图: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供图,部分来自网络
编辑制作:周渊
责任编辑:朱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