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铜剑
文汇记者18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此次在岩村墓地不仅发现了秦墓铜壶里经过两千多年仍存有丰富氨基酸物质的约300毫升古代发酵酿造酒,而且发掘出土一柄保存完整的青铜长剑,具有明显的吴越地区春秋剑的遗风,历经近三千年,青铜剑依然寒光逼人!研究员许卫红介绍说:“这把青铜长剑刃部可见使用后留下的豁口,推测是一柄经历腥风血雨的实用武器。”
岩村墓地位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南部,属于秦都咸阳城遗址坡刘至花杨村平民墓区范围。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队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古墓葬56座,其中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49座,汉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6座。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形制分为直线式洞室墓、竖穴土圹墓和瓮棺墓三类。其中的直线式洞室墓数量最多,属于秦咸阳都城时期的平民墓葬。尽管大多被盗,仍出土了不同材质的文物260余件。
▲空港新城秦人墓葬发掘现场
引人注目的是,在一座秦人墓葬中发掘出土了保存完整的铜剑一柄,铜剑通长60厘米,历经两千余年仍保存较好,寒光闪霜。剑首圆形,茎部圆箍状,剑身是中部起脊的八面体,近锋端有明显的束腰。这种造型最早出现于吴越地区,属于传统的“周式”长剑,一体连铸,茎部缠绕丝绳可以舒适地持握,束腰及八面体的剑身有很强的杀伤力。
许卫红说,根据史书记载,为了适应战争形式,秦国自简公六年开始“令吏初带剑”,次年再次令“百姓初带剑”,从此秦国男子带剑成为一种规制,不仅可以防身,又是等级身份的重要标志,秦始皇21岁时的加冕大典也是“王冠带剑”。而这次出土的带有吴越风格的铜剑出土于平民墓葬,刃部可见使用后留下的豁口,推测是一柄经历腥风血雨的实用武器。
▲铜剑出土的位置
许卫红介绍,秦人铸造铜剑,金属成分多为铜、锡及少量的铅、铁,属于古代文献记载的“大刃之剂”的配方。锡过多容易折断,过少硬度不够。合金原料要充分融合,达到相融以沫的程度才能铸造出一柄良剑。由于铜剑有“一寸长一寸强”的特点,增加长度而不折也成为长剑铸造的难点。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秦兵马俑坑出土的剑,剑柄多是扁的,而这把剑的剑柄是圆的,和越王勾践剑相似,长度也相当,所以具有明显的吴越地区春秋剑的遗风。”许卫红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是当时铸造兵器最为先进的地区,和吴越地区的样式相比,当时的秦国多用的是短剑,而且剑柄也相对扁平,从剑的成分分析,也融合了当时吴越宝剑的先进冶炼技术。”
“这柄吴越风格的剑还有一个特点,剑身前端有束腰,好处是在进行战斗时,剑身刺入对方身体不容易被血和皮肤吸住,容易拔出,从而快速地进行下一次攻击。”
许卫红说,“铜剑尽管已经距今近三千年,但从首到锋通体无断裂痕迹,拂去黄土剑身依然寒光闪霜、千年不锈,当时的冶金铸造技术水平可见一斑。这柄剑的出土,也充分说明秦国百姓的‘尚武’之风。”
文:文汇报驻陕记者 韩宏 责任编辑:叶志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图片均由许卫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