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生态旅游岛——扬中。|受访者供图
今天(21日),第十五届中国·扬中河豚文化节落幕。35天来,这个以“相约河豚岛、共筑绿色梦”为主题的综合节庆累计接待游客突破85万人次,集中签约项目25个,总投资116亿元,推送扬中城市宣传超过1500万人次,收获全域旅游、产业强市、城市品牌等多方面的丰硕成果。
▲河豚上岸后,肚子自动鼓起来了,俗称“怒了”。
河豚味美飘香,扬中文化气息更浓了
烟花三月,下扬中、品河豚,已逐渐成为海内外食客的共识。不仅如此,现今,人们对扬中又有了新的认知:这里不仅有最鲜美的河豚江鲜,还有独具特色的江岛风土人情,舞龙舞狮、剪纸出书、河豚晚会……一改“美食”头衔,把视角向文化倾斜,扬中用实践证明了一个道理——越是文化,越有韵味。
对于扬中当地人而言,河豚节不只是停留在舌尖上的美食盛宴,更是一种节庆文化。大型歌舞表演暨开幕式、民俗展演、长江增殖放流、“放歌河豚岛”文艺晚会、厨王争霸赛、豚师献爱……翻看近年来河豚节的“节目单”,每年的节庆,都少不了文化主题性质的文艺演出和富有扬中特色的原创性活动,以河豚文化节为平台,从文化寻根入手来展示小岛大文化、大魅力,全面放大“中国河豚岛”的品牌效应。河豚节,让扬中的文化气息更浓了,百姓的“精神口袋”更鼓了。
一条河豚,游出了扬中的文化韵味,在这里,以西来桥镇花海基地、园博园等载体的风景旅游,以南湖农场“红色长廊”、渡江文化园等为载体的红色旅游,还有新治村、友好村民宿等一个个即将崛起的休闲旅游,都让扬中长江生态旅游岛的“新名片”更加闪亮。
原扬中文联副主席李小网,现在是江之源特种水产产业分店示范基地的顾问。据他介绍,江之源生态养殖2000多亩水面中,河豚占有400多亩。江之源养有“野二代”的河豚,其父母都是长江野生品种,加上独特的饵料配方,模拟长江水环境,因此,这里的河豚,不仅鱼鳍透明漂亮、鱼身花纹清晰,而且皮薄肝小。烹饪后,香味浓郁,口感鲜美,令食客流连忘返。
▲李小网正在介绍河豚的养殖情况。
“河豚列车”载来项目“金种子”
“现在养殖的河豚已经不像野生河豚那样含有剧毒,而且扬中人自古就有吃河豚的传统习俗。每年,江之源上市不到5万条,扬中当地供不应求,来不及销到上海呢!”李小网说,基地去年一年营业额大概有5000多万元。
15年的河豚节的成功举办,让“扬中河豚”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成为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随着扬中河豚“提鲜”全国的步伐,透过河豚文化节的节庆效应,扬中正以“河豚+产业”实现着富民的新成效。
借助河豚文化节推进长江生态旅游岛建设,河豚节期间,扬中先后组织开展长三角地区旅游专题推介、“中国河豚岛——美味扬中行”等活动,邀请近百家旅行社来扬考察,与21家规模旅行社达成合作协议,接待团队游客2.3万人次。
节庆搭台,经贸唱戏。今年的河豚文化节期间,扬中围绕产业链延伸拓展、价值链高端攀升,组织专业招商队伍开展集中推介50余场次、招商80余批次,拜访接待重点客商1000余人次。同时,举办第三届扬中国际互联网高峰论坛、2018智慧电气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研讨会等多项产经活动。
闭幕式上,共筛选出25个高端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其中1亿美元或10亿元人民币以上项目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产业基金项目1个,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慧教育、生态旅游多个领域。
文化为媒广搭台,“河豚列车”载来项目“金种子”,在这个春天里,扬中将由此踏上更高质量的发展“轨道”。
▲河豚文化节闭幕式上,各方举行签约仪式。
文:本报记者 付鑫鑫 驻苏记者 叶志明
图:除署名外,均本报记者付鑫鑫摄
编辑制作:付鑫鑫
责任编辑:叶志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