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凌晨,在巴黎恐袭发生一周之际,比利时宣布将布鲁塞尔首都大区的恐袭预警提升至最高级四级,以应对可能面临的“一个类似巴黎形式”的袭击。
人流密集处闭门谢客
11月23日是戒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欧洲的心脏”方寸大乱——全部地铁和大部分公交、铁轨继续停运,笔者就职机构的外籍雇员纷纷步行上班;学校持续关闭,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影剧院等人流密集场所闭门谢客,仅有部分中小超市仍在营业,确保市民日常所需;大部分机构与公司放假,各类国际会议和文化娱乐活动悉数取消……
午休时间,笔者壮着胆子朝市中心方向随意走走,发现包括小于连雕像在内的、往日热闹不已的热门景点前几乎不见游人的踪影。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大广场上,一棵刚刚从瓦隆大区森林移栽而来的大圣诞树孤独地伫立着。代替教堂钟声响彻了一个周末的警笛声和直升机呼啸声继续不时传来,遍布重点区域的荷枪实弹的警察、装甲车更是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下催人步伐。城内原本就聚集的大量国际媒体倾巢出动,占满了中央火车站前的整个广场。在一些重点区域,不出三五步就能见到拿着各类采访设备的记者,四处寻觅游客、店主、市民,尤其是长相疑似阿拉伯人的路人进行采访。
事实上,作为欧盟的行政首都,布鲁塞尔向来是见惯“大世面”的——每年有数不清的高级别会议在此召开,全球政要穿梭而至,在此工作、生活的人们早已对各种安全警戒措施习以为常。可是这一次,大家真的怕了。人们最基本的一个判断是,在治安案件频发、警力严重不足的布鲁塞尔,一夜之间居然冒出了这么多的警察,且采取了非常极端的防范手段,那一定是情报确凿,威胁近在咫尺。笔者身边无论是比利时当地人,还是临时派驻的工作人员,或是在此生活多年的华人华侨,都对戒严措施予以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毕竟,恐怖袭击与治安案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恐袭威胁加深种族隔阂
我们一般概念中的“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布鲁塞尔,往往是指欧盟各国的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在此驻扎较多。事实上,面积有162平方公里的布鲁塞尔大区,人口构成也确实十分复杂。根据最新的官方统计,布鲁塞尔大区的115万人口中,约30%是外籍人口。小意大利、小土耳其、小罗马尼亚等一个个泾渭分明的小社区不断形成,近年来阿拉伯人也逐渐形成气候和势力,在当地开辟出一个相对封闭、自我循环的“小世界”。自从来到布鲁塞尔,我们就被不断告诫要远离这些“城中城”,对由特定人群引发的各类治安案件更是不时耳闻甚至亲身经历。
纽约国王学院教授罗伯特·卡雷认为,比利时作为主权国家的建立,本身就是为了缓冲法国、德国等几个欧洲大国之间的矛盾。三大语言区(法、荷、德)各有独立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体系,名义上作为国家首脑的王室和联邦层面的国家政府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存在感”,不同民族间根深蒂固的隔阂近年来不断加强,导致“对于外来移民的身份认同变得复杂”。平日,这些盘踞在布鲁塞尔角角落落的不同族群大致上相安无事,而在当前恐袭的极端背景下,情况又有了微妙且更复杂的变化:千夫所指的莫伦贝克区清真寺收到了来自其他宗教团体极端分子的恐吓信;不少原本规矩本分、自食其力的阿拉伯人开始抱怨周边异样的眼光;经常同笔者一起健身的一位马来西亚年轻人也忍不住抱怨说,时不时会在街上遭遇警方的盘问……
恐袭的阴霾仍然盘旋在布鲁塞尔上空,而从不善于推销自己的比利时人在社交网络上狠狠自嘲了一把。22日大规模反恐行动当晚,警方呼吁民众不要通过社交网络发布照片,以免泄露行动位置,于是数万网民在推特“#Brusselslockdown”的话题下纷纷发布卖萌搞笑的宠物猫照片。23日晚,比利时警方以一张盛满猫粮的照片作为网络“推猫”行动的回馈奖励。
正如布鲁塞尔-瓦隆大区旅游局媒体主管达洛泽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所说,希望持续多日的恐袭阴影尽早散去,希望人们又可以回到尽情享受比利时啤酒、薯条、巧克力的美好日子,希望大广场上的圣诞树将为和平点亮。“这一次,希望曾给人类文明和进步带来许多‘正能量’的欧洲不要再沉沦下去了。”
文/徐靖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