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话中文版《亨利五世》译者之一、复旦大学教授张冲
■本报记者 童薇菁
被誉为最纯正、最原汁原味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将带着新作《亨利五世》以及《亨利四世》(上、下),明年来到中国多地献演。复旦大学教授张冲受邀担任《亨利五世》的字幕翻译,并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明年末中文版准备剧本。中文版《亨利五世》剧本将由张冲教授与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先生联合翻译。
致力于翻译之“信、达、雅”,在伦敦观摩皇莎排演两周、回国着手进行翻译时,张冲却遇到了障碍,“多数莎士比亚中文翻译作品,并不适合舞台。太文学,也会成为剧本翻译的困难”。
让观众体验更为直观
2016年是英国大文豪威廉·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但纪念热潮早在今年便已掀起。英国TNT剧团、英国环球莎士比亚剧团、英国国家剧院以或现代、或解构主义、或魔幻酷炫的“莎翁”刷新着人们的观剧体验,然而皇家莎士比亚却秉持着对莎剧一向的坚守。
新创排的《亨利五世》《亨利四世》(上、下),所选用的剧本底稿是1623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版的莎士比亚合集,在西方通称为“第一对开本”,在莎士比亚去世7年后,他的两位同事将所有能找到的36部剧本合集出书,名为《威廉·莎士比亚先生的喜剧、历史剧和悲剧》。排练所用的剧本是由皇莎艺术总监该剧导演格里高利·道兰以“第一对开本”为底稿编辑的舞台本。
这些舞台本究竟是怎样磨成的?“莎士比亚可不是一个宅男。”张冲幽默地说,“在民间市集、在宫殿,演员们一遍排练、演出,他就一边做修改。莎士比亚,是一个和演员走在一起的人。”
莎翁逝世后的几百年里,他的剧本成为文学、影视、艺术领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典“母题”。张冲说,皇莎选择“第一本”莎士比亚合集,有些慎终追远的意思,是向这位英国史上的大文豪致以最高的敬意。
“一直以来,我在翻译莎翁作品时对形式、格律、文学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张冲对记者说,“但第一版翻译却受到了皇莎方面负责协调文学翻译的人士的质疑,虽然我已经试图让文字变得更加口语化、舞台化。”话剧舞台上,观众体验的是一种更为直观的感受,尤其是当观众是并非对英伦历史耳熟能详的“外国人”时。在剧场里,这种“享受”是来之不易的,一句台词稍纵即逝,不可能停下来加以注释、讲解。
祛除跨文化的“误解”和“偏见”
除了适合舞台演出、观众能听得懂之外,张冲认为保留莎翁最精华的东西也至关重要,否则就失去了演出的意义。“莎翁的剧本,最好玩的就是台词。”他告诉记者,双关语、西方文化中的典故以及经典的语句,是最难“转译”的。莎士比亚首先是一位诗人,其次才是戏剧家。
皇莎明年的中国之行,也是一次中英文化对话。对英国人而言,他们对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等英国列王的传奇与历史的了解,相当于中国人对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的熟知。但是,交换一下观众呢?知识层面的差异,不仅会影响认知体验,还会对剧意的理解造成偏差。英伦文化走进中国,还必须要跨越因不同文化造成的“误解”与“偏见”。
张冲回忆,在英国观看排练的那些日子里,时不时会有皇莎的演员来问他:“这处细节、这样的讲述方式,会造成误会吗?”演员所指的大部分细节,涉及到当时的英法战争背景。其中一幕写道,亨利五世带着他的军队行至法国哈弗娄城门下,亨利对着墙内的总督呐喊:“我是个军人,一旦我下命令再次开炮,不把哈弗娄炸成齑粉我决不会收兵……”《亨利五世》对战争给民间带来的痛楚与伤痛的描摹,异常惊心。
张冲告诉记者,《亨利五世》这出戏在现当代英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皇莎导演将对这些桥段作出巧妙的艺术处理与适当回避,但张冲还是期望走进剧场的中国观众能对英国历史做一些功课,以更好地欣赏这出莎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