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有一些干部在工作或生活中无视小事小节,甚至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自视清高,结果渐渐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积习难改,在邪路上渐行渐远,最终“堤溃蚁穴”。如何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小节,请诸君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领略习近平的“小事”论。
群众利益无小事
习近平语: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
——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心无百姓莫为官》一文中指出
镜头:
2013年5月21日至23日,四川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习近平高度关心,专程前往灾区考察调研。当地受灾群众安置得怎么样?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如何开展?习近平深切关注灾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图为:习近平在芦山县体育馆安置点一帐篷内亲抚一小孩。
学习笔记:
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一文中深刻指出:“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百姓之心。“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各级干部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努力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意见是我们最好的镜子。群众提出的意见只要对从严治党有好处,我们就要认真听取、积极采纳。
作风问题无小事
习近平语:
《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党员干部要“慎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习近平在《之江新语•追求“慎独”的高境界》中写道
镜头:
习总书记婉拒了百岁老红军王承登不远千里委托送来的两瓶山茶油,并称心领了,看似不近人情,但他说,反腐败就是要“零容忍”,只要是不该收的东西、不该拿的东西,不论多少,都是不允许的。
图为:赣南老红军王承登
学习笔记:
习近平特别强调,作风问题无小事,要从讲规矩开始,慎始、慎初、慎微、慎独。党的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领导干部更是关键之中的关键。事实上,习近平对干部的作风、尤其是生活作风,三十多年来一直有不间断地关注。在他看来,如果一个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不正派,很难指望他能做到清正廉洁。见微知著,如果一个干部连作风之类的小事都管不好自己,也就很难期待他能在别的事情上有所担当。
生活情趣非小事
习近平语: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一名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就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如果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很难对社会风气起到正面引导和促进作用。
——习近平在《之江新语•生活情趣非小事》中指出
镜头:
习近平访问塔斯马尼亚州去探访雪龙号,他先走进雪龙号的舱门,转身很习惯的把手递给了彭丽媛,这样一个细节被中国网民惊呼很温暖,不经意间展示了习近平为人丈夫体贴妻子的人格魅力。
图为:习近平扶彭丽媛进“雪龙号”的恩爱瞬间
学习笔记:
“生活情趣非小事”,是一件关系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很多干部、甚至党的高级都毁于某些生活“小事”上,如“坑爹”的子女“小事”上、“坑夫”的夫人“小事”上、“坑友”的朋友“小事”上。领导干部要时刻谨小慎微,检自己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身体力行,用“小事”引领社会生活新风尚。
正如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一文中指出:“古人云,‘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这揭示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也是一些腐败分子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小事当慎,小节当拘,确是对领导干部的金玉良言”。“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慎小事,拘小节,防微杜渐,两袖清风,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