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陀区社会福利院,老人们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肖玉荣(左一)说一说。 袁婧摄
■本报记者 钱蓓
肖玉荣,女,原籍安徽,1971年生,高级养老护理员,普陀区社会福利院第一位“不在编”的护理部主任。
目前,全上海有高级养老护理员资质的人不超过100个,肖玉荣是其中之一。初中毕业的她,用21年时间,成为这个行业最出色的人才,还被评为2012-2013年度“上海市优秀农民工”,进而落户上海。
肖玉荣老家属于安徽泾县肖村第八生产大队,1989年时,农村人还不习惯办身份证。偶有外出的人,爱把一句玩笑话挂在嘴边:“去芜湖啦!去上海啦!”芜湖和上海,代表着远方的大城市。
肖玉荣听说拍身份证照片不用花钱,便办了张身份证,开好介绍信,和小姊妹结伴坐上开往上海的长途汽车。很多年以后,她们这批打工者被认作中国第一代农民工。他们迁徙的步伐,是追踪社会结构变迁的线索。
20多年后的今天,肖玉荣成了有户可查的上海人,这是她始料未及的事。20多年后的今天,社会的样貌已和过去大不一样,生存法则和世道人心似乎都变了。几何量级的财富增长故事俯拾皆是,至今仍租房生活、月薪不过3000多元的肖玉荣,在当下的成功学标准面前,心平气静得像个古老的传说。
用勤勉和智慧换取安稳的生活,愿意付出就会有回报。肖玉荣的故事总结起来无非如此。道理人人都能掰扯,但很少有人像肖玉荣一样,让朴素的价值观显得那么有说服力。
福利院工作的脏污和疲累不消细述,普陀区组织肖玉荣事迹集体采访时,多名福利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都提到肖玉荣用手帮老人排便的细节——不用讳言,这件事情再有技巧,还是不登大雅之堂。
肖玉荣在福利院这些年,前后送走了100多位老人,1994年她第一次遇到老人离世,结束了下午4点的中班,睁眼在护理室坐了一晚上,“回家要经过的都是小路,一路都暗,心里害怕。”
肖玉荣单纯地想把每桩工作都做好,天性里的实诚和聪慧,让她在每个细节上都做到了极致。但她认为,所做的都是“分内事”,并没有生出额外的期待和要求。因此,她总觉得每次付出都得到了超额回报。比如,福利院这么正规的“大单位”,竟然给她一个“保姆”转正了,给了她和上海职工一样的待遇。
福利院是事业单位,但护理员都是聘用人员,肖玉荣到今天也还是聘用身份,“不在编”的她被破格提拔为护理部主任。这几年,各种社会荣誉更是接踵而至。“从坐上长途汽车离开安徽,我的运气就一直很好。”肖玉荣相信那句老话在起作用:惜人有人用,惜衣有衣穿。
在上海21年,肖玉荣只租过三处房子,和每任房东都保持着极好的关系。“说好20日付房租,我一般10日就付。水电煤费,能提前交就提前交。”她和丈夫刷墙、铺地板、修窗台,把看似破败的老公房捯饬得干净体面,以至于房东见到后大吃一惊,说:“以后你们一直住着,这房子我不租给别人。”
肖玉荣和同为安徽籍的丈夫结婚时,当时的房东借给他们2000元安家费,她允诺两年归还,每年还1000元。第二年她有了孩子,手头一下子拮据起来,省吃俭用只存下500元,她向在老家做医生的二姐借了500元,凑足还清。不为别的,“人不能失信。”
她对待老人像对待所有人一样,善字为先。“老人就像孩子,你待他好,他就会信任你。”被老人和家属信任着、需要着,肖玉荣感到快乐。
2010年,福利院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因病住院,家属觉得老人时日无多,请肖玉荣帮买一套寿衣。肖玉荣送寿衣到医院时,老人已经昏迷。她提出跟老人打声招呼再走,家属说没有必要,“反正他也不知道了”。肖玉荣坚持要见老人,“临终前的人,仍然有听觉”。她刚和老人道完别,老人一口气就下去了。
即便在农村,肖玉荣幼年时的家境也算不上好。但每次家里做些好吃的,母亲总要用碗盛着,先给隔壁四邻送一份。肖玉荣说她永远记得这些小事,自小照着母亲的方式生活。今天上海给她的一切,让她相信这就是最好的活法。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