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的好坏,不但同每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描绘了当前和未来我国“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的构建图。
治安好坏,看群众满不满意
治安好坏不能简单体现在数字上,还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根据意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就是要增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努力使影响公共安全的暴力恐怖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得到有效遏制,使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案件和公共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有序。
巡逻减少死角和盲区
意见指出,根据人口密度、治安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科学划分巡逻区域,优化防控力量布局,加强公安与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建立健全指挥和保障机制,完善早晚高峰等节点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勤务工作机制,减少死角和盲区,提升社会面动态控制能力。
严防“公交车上”暴恐袭击
在公共场所实施暴恐犯罪,一度增加了人们的公共场所“密集恐惧症”。意见要求,加强对公交车站、地铁站、机场、火车站、码头、口岸、高铁沿线等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严防针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暴力恐怖袭击和个人极端案(事)件。
娱乐服务业推动实名制登记
一些重点行业场所往往是犯罪多发易发的“黑色地带”。意见要求,切实加强旅馆业、旧货业、公章刻制业、机动车改装业、废品收购业、娱乐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的治安管理工作,落实法人责任,推动实名制登记,推进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网格化管理列入城乡规划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如今,网格化管理不仅由东部地区发展到西藏拉萨市等西部地区,而且正逐步往农村地区推广。意见要求,把网格化管理列入城乡规划,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纳入网格管理范畴,做到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务到位。到2020年,实现全国各县(市、区、旗)的中心城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云计算助阵治安防控
根据意见,要将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运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手段。
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
犯罪嫌疑人长什么样、朝哪个方向跑了……这些信息如能被监控拍到,就会有助于案件的破获。意见强调,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高起点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和应用工作,提高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密度和建设质量。加大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
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意见要求,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统一共享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相关方面的实名登记制度。建立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加强社会信用管理,促进信息共享,强化对守信者的鼓励和对失信者的惩戒,探索建立公民所有信息的一卡通制度。
社会治安“一票否决”
意见指出,对因重视不够、社会治安防范措施不落实而导致违法犯罪现象严重、治安秩序严重混乱或者发生重特大案(事)件的地区,依法实行一票否决权制,并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意见强调,要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对于提供重大线索、帮助破获重大案件或者有效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协助抓获犯罪分子的,给予重奖。
总的来讲,意见打造了一个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随着意见各项举措的逐步落实,人们将会更多感受到这一“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带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新华社记者 陈菲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