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地整治,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研发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瞄准市场调整种养结构,支持农产品加工特别是主产区粮食就地转化,开展粮食作物改为饲料作物试点。综合治理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粮食去年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21万亿斤;不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却将粮食产量目标定在“1.1万亿斤以上”。这似乎意味着国家准备主动终结粮食连续11年增产的纪录。
在去年的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的那句“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表述让人记忆犹新。事实上,今年他仍强调了保障粮食安全,但对比数字不难觉察,国家对粮食安全内涵的理解,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在全国两会会场,农业领域的专家们说,土壤污染、地力退化、农药残留等,都是当下与粮食“数量安全”相关但不尽相同的挑战。为化解矛盾,粮食安全需要从“量”向其他维度拓展,用好11连增为这场“转型”辟出的机遇窗口。
“质量安全”与“数量安全”同等重要
今年是中央连续第12年将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张全国提醒大家关注文件里这样一句话:“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张全国提出,要把粮食的“质量安全”视为与“数量安全”同等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的状况不容乐观。张全国说,由于效益低,农民越来越不愿为种粮投入人工,越来越借助农药、化肥、地膜等保产,导致各主要农区普遍出现基础地力下降、生物性状严重退化。反馈到消费端,则是农药、化肥残留等加剧了健康风险。
比化肥农药更令人担忧的也许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建军表示,根据去年公布的我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总体超标率为16.1%,大部分是轻微和轻度污染,耕地超标率达到19.4%。刘建军说,土壤重金属污染虽然不一定导致农产品超标,但处理不慎,也有可能因为流言扩散而影响人们对粮食的信心,从而带来另一种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
“11连增”为安全观“转型”创造窗口
张全国表示,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是扭转狭隘的粮食安全观,不再一味追求连年增长,不再无视地力也有穷尽的现实,才有可能使得各种措施执行得不打折扣,才有可能推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观点,实际上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减产”安排进行了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说,11连增后,中国粮食已经出现了“阶段性过剩”,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
刘建军说,国内科学界正在研究不同作物对重金属污染的吸附能力。比如,可以使用种植高吸附力的植物,通过一茬茬地不断收割,让植物富集污染、修复土地;或者,也可以选择低吸附力的种类,实现土地的边治理、边利用。
无论是哪种思路,实际上都要求调整现有的种植结构,或者说,放弃对产量的一味追求。
同时,农业部在今年1月已经原则通过了两个《行动方案》,首次对化肥与农药提出“用量零增长”的执行计划。“零增长”的目的就是让土壤休养生息,而这也是对单纯追求增产的一种修正。
可持续农业呼唤“接地气科研”回归
在两会现场,许多专家都提到,解决粮食的质量安全,离不开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说,化肥、农药的“零增长”应该不会引起粮食产量的波动,“实际上,如果科学种植、管理得当,中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可以减少1/2。”
但少用而不影响产量,离不开相关技术的配套支持。王海波说,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农业领域科研投入的力度比较低,直接造成了应用型、“接地气”研究严重萎缩。这部分研究,往往对于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起到直接的作用。
王海波说,目前国内上千人规模的农业科研大会,交流的课题集中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然而他参加过的一个国外学术会议,规模只有国内的1/10,话题却涉及种植的所有方面。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得国外学术研究能够对农业生产形成全面支撑,反观中国农业科研,“这棵大树谈不上枝繁叶茂,似乎只有一两根枝条特别粗壮。
王海波说,“接地气”研究的萎缩,归根到底是因为科研指挥棒片面引导学者以发论文为目标,追逐“高大上”课题。如果说医疗界“唯论文”的评价模式造成了不擅长看病的医生,那么在农业界,同样的局面造成无人去教农民怎么科学种地。
张全国、刘建军等委员都认为,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每一粒粮食从土地到餐桌,目前都面临一系列质量安全挑战,农业科技工作者应该大有作为。”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