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下,老人孩子的眼神被精彩的演出所吸引。
剧团常年驾船送戏下乡。
演员在狭窄的船舱内化妆。
船靠岸后,师傅将道具箱通过木板移至岸边。
■摄影撰文 袁婧
过了春节长假,都市人已踏上匆匆的上班路,但乡下的年味还未褪去。晌午,水乡小镇正等待着一场好戏。太阳偶尔露脸,河面波光粼粼,摇橹船划开水面缓缓驶过,留下一道优美的水痕。沿河而建的临时戏台上红幕紧闭,隐约可以看到演员们忙碌的身影在幕后来回穿梭。
戏还没开演,台下已是一派热闹景象:戏台前坐满了一排自带板凳的“乌毡帽”,老人们总是看戏文的常客;淘气的孩子趁着没人管束,互相打闹着在人群里蹿来蹿去……
“笃,笃,笃……”木鱼的敲击声瞬间将人们的注意力拉到了戏台上,周遭顿时安静下来。大幕尚未开启,演员就开嗓唱了起来,这只见其声未见其人的开场吸引了台下一大片期待的眼神。红幕缓缓拉开,演员们的身影渐渐显现,水乡社戏又开演喽!
“水军戏班”独一无二
“……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这是鲁迅短篇小说《社戏》中的一段描写,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些文字了解“水乡社戏”的。而在浙江绍兴农村,社戏则早已融入百姓生活。
作为越剧发源地,绍兴地区曾有大大小小专业、非专业的剧团不下百个。在这些戏班大军中,有一支“水军”显得尤为独特,他们常年驾船穿梭在水乡各个村镇为百姓演戏。但如今,名副其实以船为家、沿河巡演的“水军”只剩东寿越剧团 “独此一家”了。
这家民营剧团组建已有十多年,目前有演员16人,大多是业余的,演戏多出于兴趣。由于演出需求不减,剧团收入稳定,团长俞寿长将原来的水泥船换成了现在的钢板船。创办剧团之前,俞寿长一直是做水上货运的,在他看来,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船舱的过道很窄,十几个铺位分布在一间间用布帘隔开的不足2平方米的格子间,这里既是演员的卧室又是剧团的化妆间。所有的装台幕布、道具、服装等也都被收纳在船舱的各个角落。对剧团而言,这条船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剧团生活忙碌有序
正月里是这些民营剧团演出最繁忙的日子。清晨六七点,船就启航了。水波荡漾中,演员们仍沉浸在梦乡中。九点左右,剧团已到达新的演出场地——马山镇储墅村,他们将在这里演出两天。戏台就搭在沿河而建的村文化广场上。
十点一过,俞团长催促着演员们抓紧洗漱化妆,准备下午的演出。乐队里几个男劳力已架好木板,正忙着从船上卸道具装台。几个人熟练地拉幕布、接音响,很快,一个有模有样的水乡戏台已初具雏形。俞寿长说,剧团平均一年有200场左右的下乡演出,装台这些事对他们来说早已驾轻就熟。
一阵忙碌之后,已到中午时分,离正式演出还有一个小时的光景,上了一半戏妆的演员们拿着碗筷盛满米饭,就着咸鸭蛋和榨菜飞快地把中饭给解决了,随即又迅速回到船舱继续化妆。
当天演出的剧目是村里一位老板过年讨彩头的包场“发财戏”。下午两点,演出如期开始。民营剧团的道具和唱腔显然无法与专业剧团媲美,但演员们的卖力表演也让人心生敬意,每每唱得精彩处,台下观众总是不遗余力地鼓掌喝彩。
结束日场演出已是傍晚,演员们并没有急着卸妆,晚饭后还有一场夜戏。日落时分,匆匆晚餐后,他们又三五成群在河岸边吊嗓练功了……
水乡社戏常演常新
社戏是旧时绍兴城乡春秋两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戏曲,南宋诗人陆游在《社日》诗中就已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社戏流传至今,已逐渐演变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农余休闲节目。虽然如今民间娱乐形式层出不穷,但作为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社戏仍是绍兴农村百姓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村各镇在重大节日或特定时节常常会邀请当地越剧团、绍剧团和民间戏班来演上一场社戏助兴。
2008年,绍兴水乡社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做好传承保护工作,当地政府新建和保留了多个展示性传承基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社戏展演常态化。在越剧诞生地嵊州市,民间职业剧团就有数十个,他们活跃在各城镇和乡村,以社戏演出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同时也为当地百姓带去欢声笑语、热闹祥和。
水乡泽国的社戏常演常新。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