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春节期间的手机朋友圈,除了各式各样的心灵鸡汤外,各种科普文章也大行其道,细看这些文章的来源,形形色色的企业或民间科普机构成为供给主力军。
早些年的科普市场可远没有这么强的活力,春节期间更是科普的“淡季”。但如今,一旦有事件突发,不用多久,各种分析解读的科普文章就会充斥手机与电脑。从萧条到繁荣,在其中发挥重要力量的民间科普正蓬勃兴起。欣欣向荣的背后,既包含了时代科普需求的释放,又包含了探索民间科普发展之路的艰辛。
空白市场是块“吸铁石”
在这个提倡“万众创新”的时代,寻找一片未被人开垦过的处女地是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曾因准入条件颇高而被人“遗忘”的科普市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
国家一级编剧项枚可以说是主动“跳”进这个圈子的。在艺术圈打拼了几十年后,他准备尝试把艺术嫁接到科普上。
话剧、相声、独角戏、儿歌,一旦加上科普的前缀,就变成了“时鲜货”。据项枚透露,已经有出版社相中了他正在创作的科普儿歌。“我们有《十万个为什么》,却没有更适合低年龄段的科普读物,科普儿歌正好补充了这个市场空缺。”项枚说,他也有意用这组作品角逐上海科普类奖项。
2010年回归创业的程琦茜选择创立倍趣科学的出发点,与项枚非常类似。她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幼儿科学教育门槛高、不易复制,最重要的是当时还没有竞争对手。于是,她放弃了一些“来钱快”的经营领域,选择研发科学实验课作为创业方向。
能生存下来很关键
为何科普在国内至今仍是一片“蓝海”?原因说来也简单,因为科普需要经费支撑,如果民间科普机构连生存都不能,又何来繁荣?
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科普的扶持力度。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上海全社会投入到科普事业中的资金多达20多亿元,科普经费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许多民间科普机构成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服务提供方”。
王世杰就是闵行区科委支持下的王世杰科普工作室的“当家人”。他说,每年他的工作室都会根据区科协的要求,列出“创作演出计划”,在此基础上做出预算。区科协根据预算批下项目经费。目前,闵行共有6家民间科普工作室,有的聚焦创意设计,有的关注健康厨房,有效盘活了民间科普资源。
“科学传播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现在公众对科学的渴望,也催生了一些做科普的企业。”曾任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的俞涛表示。有一家做儿童安全坐椅的科技公司,投入3名年轻员工,每天利用App,更新2分钟有声科普故事,介绍教孩子如何过马路、如何选购儿童安全坐椅等内容,在做科普的同时,也完成了企业宣传。
科学家应成为重要力量
不过,民间科普兴起的背后也带来了新问题:当人人都在发表科学言论时,公众到底该信谁?
合适的科学家成为民间科普重要力量,应该是比较好的解决之道。美国著名科普作家达娃·索贝曾经总结过科普类读物数量稀缺的原因,其中富有人文和科学素养的科普作家难找首当其冲。作为资深科普工作者,王世杰感觉十分烦恼,因为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当好科学“二传手”越来越吃力,最好有一批能言善道的科学家与公众直接面对面。
可国内乐于、善于做科普的科学家还真不多。西北太平洋国家研究室研究员王鸿飞认为,美国科学家放下身段、与公众打成一片的科普态度,值得国内科学家借鉴:一个凉风习习的夏日晚上,乔治教授去给小镇居民做一场名为闪电的报告。报告前,当地警长比尔介绍了他本人经历过的闪电伤人事件,随后乔治教授就从富兰克林开始,讲解了闪电的基本原理、研究历史和世界各地发生闪电的情况。报告中间,还穿插了简单的放电实验演示,最后有问答环节。这样“随性”的科学讲座在美国非常普遍。
可喜的是,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正越来越多地在国内上演,但大多数科学家还将其作为“工作需要”。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国内科学家愿意将此作为自己的一项爱好。
文汇报记者 沈湫莎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