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部署》封面。
■文汇报记者 陆益峰
在伊拉克战场上射杀了255人的美军王牌狙击手克里斯·凯尔,退伍后致力于帮助患有战后心理创伤的老兵,不料自己最后却死在一名老兵枪下。这样一个残酷且讽刺的真实故事被改编成为好莱坞电影《美国狙击手》,目前该片正在美国热映,并获得六项奥斯卡奖项提名。
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12年,但在美国文化界,却从未停止对伊战的反思。作为英语文化界的风向标,《纽约时报》书评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记者梳理了从2005年至2014年的年度十佳图书后发现,其中七年都有关于伊拉克战争的书籍。2012年,凯尔与他人合著的自传《美国狙击手》甚至连续37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2005年,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星期六》登上了《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故事讲述主人公亨利·佩罗恩在目睹一次飞机失事的过程后,当他看到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游行队伍通过时,开始对伊战意义的反省过程。
2007年,《华盛顿邮报》记者拉吉夫·钱德瑞萨克伦的《翡翠城里的帝国生活》入选年度十佳图书。“翡翠城”是指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原萨达姆官邸周围的美英联军总部“绿区”。在一个电力和饮水供应都还没有解决的城市里,“翡翠城”内酒店、商场、电影院等一应俱全,作者形容这是一座位于底格里斯河畔的凡尔赛宫。然而,“翡翠城”外,是几乎每天都有自杀爆炸袭击的血腥世界。
在2013年,《纽约时报》驻白宫记者贝克的作品《荣火时代:布什和切尼的白宫岁月》一书,则从美国最高领导层的角度出发,直接指明了小布什出兵伊拉克的决策并不理性。
伊拉克战争导致约4500名美军士兵战死,3.2万人受伤。战争创伤成为了《纽约时报》十大好书的常客。
2009年,《华盛顿邮报》编辑芬克尔的新书《好兵》入围。该书描述了一位来自堪萨斯的19岁年轻士兵在巴格达遇到的惊险故事。
2012年,美军前驻伊拉克炮兵凯文·鲍尔斯根据自己的战场经历,撰写了战争小说《黄鸟》。《黄鸟》讲述了两位年轻士兵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中求生的悲剧故事。
2014年,同样又有一本退役美军士兵的新书《重新部署》入榜。从中可以看出,《纽约时报》挑选的好书集中描述了美军士兵在战争期间的迷茫、困苦乃至恐惧,但对于伊拉克人民遭受的苦难则几乎没有涉及。
不过也有例外。2008年入榜的《长期战争》对伊拉克战争的描述相对全面。该书作者为《纽约时报》记者德克斯特·菲尔金斯。《纽约时报》书评认为,“不管是采访‘圣战’分子、跟海军战士一起巡逻,还是在巴格达探望死难者家属,菲尔金斯让读者直接看到了反恐战争的意义和后果”。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