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坚 喻文龙
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体检成了—种时尚,但体检套餐很少涉及胃肠道检查。它到底重不重要?
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发早期发现能救命
中国是食管癌、胃癌、肠癌高发的国家之一,上海地区的发病情况也不低。在上海,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肝癌、肠癌、食管癌,消化道占三席。
相比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早期消化道癌的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达95%以上,不过,晚期消化道癌的五年生存率仅30%左右,所以早期发现是根治消化道癌的唯一方式。遗憾的是,我国早期癌症发现率仅占10%左右。医生都很清楚,胃肠道早期肿瘤的症状是“没有任何症状”,因此,早期发现胃肠肿瘤的重要手段就是胃肠道健康体检。
跟大家说一些我们遇到的真实病例。55岁的贺女士在50岁第一次胃镜检查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此后她听从我们的建议每年接受胃镜复查。今年3月胃镜复查时发现她的胃体有一个微小病灶,经手术证实是粘膜层早期印戒细胞癌、无淋巴结转移。贺女士及时做了内镜下微创切除手术。
相似案例还发生在65岁的孙女士身上,她在家人的劝说下第一次接受肠镜检查,发现了直肠早期肿瘤,经腹腔镜手术完整切除了病灶。孙女士说正是“健康体检”救了她。
《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大于30%”,胃肠道的健康体检是提高早期消化道肿瘤检出率的必由之路,为防病治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逐渐改变理念,扭转健康体检“遗漏”胃肠道的这个现实。
胃肠道检查没那么可怕
人们忽视胃肠道体检,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家认为这类检查很可怕———粗大的胃镜穿喉而过,恶心的反应叫人难以忍受。也因此,很多人有胃部不适,却不愿做检查,谈胃镜色变。
可否减轻胃肠镜的不适?
首先,可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做此类胃肠镜检查时,医生会将静脉麻醉药注入静脉,几分钟后体检者会进入睡眠状态,检查时没有恶心、疼痛等感觉,整个检查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这不但缩短了检查时间,医生的操作过程也更精准,检查完成后几分钟即可清醒。
人性化的无痛内镜大大提高了内镜检查的舒适性,对高血压、冠心病或高龄长者也同样适用。
其次,普通胃肠镜检查也没有老百姓想象的那么难过。
胃镜检查一般3-5分钟,胃镜进入咽部时会有短暂的恶心反应,但大部分人能耐受,如果能较好配合医生的体位要求,加之医生技术到位,不舒适感会大大减轻。很多患者朋友接受了胃镜检查后会说,“没我原来想象的那么可怕,早知这样早就来做了”。同样地,非麻醉肠镜也没有明显的不适感。
第三,超细内镜的舒适感更高。此类内镜的直径只有5毫米,约为普通胃镜的一半,检查时同样具有高清晰度,恶心等不适会大大减轻。市北医院内镜中心已配有一系列相应设施,从临床反响来看,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体验。
哪些人群需要接受胃肠道健康检查
根据消化道肿瘤高发的国情,参考日韩等国的胃肠健康体检指南,提醒市民:年龄大于40岁、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有胃肠道症状的高危人群,应半年或一年做一次胃肠镜健康体检。如果胃肠镜检查没任何问题,可以每5-10年再复查。如果有胃癌前病变,如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食管鳞状上皮增生等,需要定期复查胃镜。如果有肠息肉,需内镜下切除,切除后两三年再定期复查。
研究表明,胃肠肿瘤的发病原因均和吃密切相关。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过多摄入可导致大肠癌病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爱吃肉是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为肉类中一些物质可使大便肠溶性不够,导致大肠蠕动慢,并积压在肠中,刺激肠粘膜,产生癌变。不良饮食习惯也是胃肠肿瘤诱因。偏爱麻、辣、酸、咸、煎、炸、熏、烤等重口味,这些刺激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增加肠癌风险。爱吃腌制食品,长期喝酒、抽烟以及长期吃快餐等,均是胃肠疾病及肿瘤的诱因。
我们建议,饮食中宜低脂肪、高纤维素,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当吃些燕麦、麦麸,能有效预防腺瘤癌变。这类食品还能增加粪便量,减少致癌物质浓度,减少粪便在肠内滞留时间,净化肠道环境,以预防肠息肉发生。
要强调的是,对40岁以上,或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的人群应定期做肛肠镜检查。因为肠癌和痔疮大便带血症状极为形似,很多肠癌患者往往在初期误诊为痔疮,等到确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
痔疮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大肠癌则多数是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痔疮患者的便血颜色鲜红,与粪便不相混合,血多随大便排出后滴下。而大肠癌患者便血颜色较暗,多混在大便中,晚期还会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并且在大便过程中带有粘液,还有下坠的感觉。如果发现粪便外周附着线条样血液、但肛门不痛,或便血像腹泻样泻出,要注意这种情况很少是因痔疮、肛裂所致。为了健康,建议给胃肠做个“健康体检”!
(作者熊文坚为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专家门诊时间为周一、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