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飞宏
春天孩子真的长得快吗? 很多家长都希望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自己的孩子能多长些,这个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早在1930年BerksonJoseph医生就观察了不同季节的儿童生长情况,发现儿童的生长确实存在季节的差异性,春天是一年四季里长得最快的季节。导致春天里孩子生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通过研究观察发现,与发育和生长相关的激素存在着季节性的变化。人类作为高等生物,某些生理特点包括体内激素的变化也可能保留了这些季节变化特征;而春天阳光的作用、户外活动的增加促进了维生素D的合成以及钙质的吸收也有一定的关系。此外,还与人体的生理变化有关,春困秋乏,在春天里孩子们普遍容易多睡觉,而深睡眠的增加本身也是直接促进长高激素———生长激素分泌的增加。
那么,是否所有的孩子都能靠春天长一长以弥补身高的不足呢? 研究发现,人个子高矮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由很多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因素造成的,而且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因素如下:
营养的充足是身高正常增长的关键 在对上海市、郊区七万多名儿童、青少年自1975年以来的长期身高变化趋势的研究发现,与30年前相比,本市少年儿童身高增长分别为男性平均身高增长6.4—10.5厘米,平均每10年增长3.1—3.5厘米,女性平均增长4.8—8.6厘米,平均每十年增加1.6—2.8厘米。其根本原因,与经济情况发生巨大变化相关。
遗传对身高的影响 尽管营养的改善可以增加人的成年身高,但人的生长也存在着极限,不可能只要不断增加营养就可以无限长高,其中影响成年身高极限的关键因素主要是遗传,成年身高的遗传受父母遗传的影响约占41%-71%,儿童每年的生长速率、性发育启动年龄等均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总体上父母身高高的孩子身高也高。身高的遗传一般受父母的综合影响,但有些孩子长高模式会偏向父亲或母亲或出现隔代遗传的影响。
生命早期健康状态对身高的影响人的一生生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是在宫内,从一个微小的受精卵发育成平均出生身长约50厘米仅需要37—40周时间左右,因此,母亲孕期疾病、营养不良或胎儿本身存在缺陷,往往会影响出生后的生长。科学研究已经发现,正常足月的婴儿如果出生体重不足2.5公斤,往往有10%-20%左右的比例终身矮小。人在出生后生后第1年速度最快,增长25厘米,第2年可增长约10—12厘米,随后年增长5—7厘米,直至青春发育期重新加快。临床上观察到如果出生后1岁内出现慢性疾病如腹泻等导致营养不良,往往以后也一直生长缓慢,因此早期生命的健康包括母亲孕期的健康对后续的生长影响是十分大的。
生长的性别差异 总体上讲男性平均成年身高高于女性成年身高,以2005年我国儿童九省市儿童青少年身高调查为例,18岁女性平均身高为160.6厘米,而同龄男性平均身高为172.7厘米。我们对上海超过7万多6—18岁儿童青少年的调查提示,在12岁以前,男女的平均身高基本相近,而12岁以后,女性的身高逐渐停止生长,而男性则继续生长,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造成这种身高间性别差异的关键因素是发育起始的年龄差异,女性总体上发育早于男性,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女性骨龄闭合、完全停止生长的时间早于男性。从这个角度讲,女孩的身高需要关注的年龄应该早于男性,特别对于性早熟的儿童,更要注意身高的问题。
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对身高的影响正常情况下,人体自我生成、分泌的生长激素是人体长高的最重要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受睡眠的影响,在深睡眠情况下,人体的生长激素出现脉冲分泌,因此儿童一天中的生长激素分泌最多的时间是夜间,如果睡眠少、睡眠质量不高往往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长高。其次运动也助于长高。精神压力、心理健
康对长高的作用,大家往往关注不够,内分泌功能也受大脑的调控,过度紧张、心理压力大往往也会抑制内分泌激素的释放,有些孩子一个学期长的高度还不如放一个暑假多,因此要保持正常生长,合理休息保持充足睡眠、良好的心理状态也非常重要。
疾病的影响 如果孩子存在慢性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内科疾病,显然孩子生长往往受限制,家长容易注意到,比较不容易注意到的是一些内分泌系统疾病。很多矮小的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就是食欲稍微差了点,往往会到医院要求检查微量元素,怀疑是不是微量元素缺乏所致。实际上微量元素缺乏比如缺锌等只会轻度影响食欲,严重缺乏微量元素的孩子还是非常少的,更多情况往往是内分泌疾病。从内分泌的角度看,矮小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前尚不能明确病因的特发性矮小(约占矮小症的60%—80%),患儿无全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营养性疾病或染色体异常,出生体重正常,生长激素分泌正常;另一类是各种疾病导致的身材矮小 (约占20%-40%),如生长激素缺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除了甲状腺机能减低、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等疾病有体型、智力等异常外,其他的一些矮小如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单纯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等孩子外观体貌、智力等基本正常。诸如此类,导致矮小的原因众多,因此必须个体化分析,个体化诊断和治疗。
矮小治疗的关键是确定原因:从医生的角度上讲,一般性的矮小主要是给予一些生活上知识的指导就可以了,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一样高;但对于真正矮小的儿童(低于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约8—10厘米) 发现潜在的病因是最关键的。矮小患者通常除需要查内分泌激素外,肝、肾等是否正常也是需要检查的。我们在每年住院检查的矮小儿童中发现诸如慢性肾功能疾病甚至尿毒症不全、肿瘤等慢性疾病导致的矮小,每年就有患者近10多例,因此真正的矮小儿童检查还是非常必要的。
新技术让矮小诊断更“精准”
近年来随着一些分子诊断技术的进展,有遗传突变的患者可以采用新的测序技术诊断出更多、更复杂的病因。作为上海市高通量测序试点单位,儿科医院基因诊断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已有一段时间,在临床中也发现一些采用传统方法无法发现的病因,可以通过基因测序、芯片分析等方法发现病因。比如有的孩子头大、四肢偏短、躯干相对长,我们通过基因分析发现是调控软骨生长的基因发生了变异;还比如有个10多岁的孩子矮小、智商不高、面容也不够正常,通过基因芯片检测发现染色体上存在一个小片段丢失,等等,类似的情况越来越多,但这些检查还是比较昂贵的,也不是每个矮小都能发现突变的基因。
尽管儿童生长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样、复杂,但对于多数孩子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就有可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对于严重的矮小,早期检查发现潜在的病因是关键。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副组长、亚太儿科内分泌协会理事;门诊时间:周一下午普通专家,周三上午、周六上午高级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