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峰(韩国)
对于韩国高考,我的记忆已是隐约而模糊,但有一个场景却仍然栩栩如生———热情的锣鼓声,一杯暖咖啡,带着师弟师妹们的“必胜”加油,我也走进了考场,还是比任何时候都要紧张。就在这一瞬间,走进了考场所在学校的校门近百步时,我突然回头看,发现了只有一个人始终注视着我,朝我挥手,那是妈妈。那份从心中无法说出来的感情,自己绝对不能控制,顿时热泪盈眶。
2016年,那一天又到来了。11月17日,在韩国总计有58.5332万名考生参加了韩国“高考”,就是“大学修学能力试验(以下简称为修能试验)”。“修能试验”始于1994年(那之前的韩国高考称为“大学入学学力考试”),是“评价应试者是否具有在大学修学能力的考试”。再从2005学年度的“修能试验”开始,考试科目分为:第一考试科目“国语”,第二考试科目“数学”,第三考试科目“英语”,第四考试科目“探求领域”(比如社会/科学/职业探求领域等之中选其一),第五考试科目为“第二外语”(比如汉语、日语、德语、法语等)。从2017学年度的考试,也就是今年的高考开始,第四考试科目“探求领域”中将“韩国史”确定为必选科目进行考试,这是一个新特征。
韩国大学入学考试的录取方式大致分为两种,即“随时”与“定时”。所谓“随时”的入学录取方式,是各个大学在“修能试验”之前,提前选拔出优秀的高三学生而进行的个别考试,主要考察该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平时成绩、社会实践以及校外参加比赛的成绩,还有各大学自己提出的论述题考试等。这时候,“修能试验”的成绩只需要达到学校要求的“等级线”即可,比如一等级(4%以内)、二等级(4-11%以内)等。而“定时”入学录取方式是指每所大学定期进行大学入学考试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修能试验”的成绩在录取与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修能试验”在11月份进行,每年仅此一次,用全国统一的同一份考卷进行考试。但这一方式无法反映出韩国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准的差异。有人评价说,这场“修能试验”考试的结果,可以说“决定韩国人的一生”。自然而然,这场考试是全体国民和家庭共同关心的大事这属于整个国家的考试。因此,考试当天,韩国政府和社会各单位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如所有高中学校放假,各企业上班时间比平常晚一小时,公务员的上班时间和小学、初中学校的上学时间也相应推迟;在进行第三考试科目英语考试的“听力”阶段时,该时段禁止民用航班、空军等所有飞行物起飞和降落,在考场周围也禁止鸣笛等一切噪音行为。
韩国重视“修能试验”的原因何在?名牌大学意义又何在?我是这样想的:韩国的《檀君神话》讲述了“想化身为人”的“熊”和“虎”遇到从天而降的“桓雄”,桓雄告诉它们,只要在黑暗的洞穴里以“蒜”和“艾”为食,坚持百日,即可变身为人。韩国高考“修能试验”也是如此。对考生而言,是离开父母的怀抱,初次迈入社会,以独立人格体生存的正式关卡,是一次象征性的资格考试。更进一步,进入名牌大学也是如《孝经》中所讲述的,通过“立身扬名”来回报父母恩情的出发点。
“修能试验”的成绩将于12月7日向考生通报。我想跟考生们分享自己当年在韩国高考结束后的决心:“在来不及之前,现在就要开始更努力学习,寻找那个能够回报母亲泪水的‘我自己’。真正的人生考试就于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