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二战电影《斯大林格勒》的海报。该片于2013年上映,是俄罗斯第一部IMAX-3D影片。 东方IC
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日。对俄罗斯人而言,这个节日的重要程度仅次于新年。整个5月,俄罗斯到处弥漫着对胜利的纪念,特别是像今年这样的逢十整年,甚至整个春天都是胜利的季节。70年前这场胜利的代价实在太过高昂——2700万前苏联军民牺牲,损失无法用数字估算,给当年几乎所有的俄罗斯家庭都带去了难以抚平的悲痛。所以在俄罗斯民众看来,这不只是一个需要庆祝的日子,更是一个“满含泪水的节日”。
人们因为珍爱和平而选择回首战争。从战争结束的1945年至今,70年的时间里,卫国战争中的日日夜夜不断被搬上电影银幕。从前苏联到俄罗斯,政治语境在不断变化,卫国战争题材的电影在这70年间经历了改变,也得到了传承。
前苏联不是只有“高大上”
纵观整个前苏联时代,卫国战争题材的影片在其电影艺术发展史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不过如果在中国提起苏联的二战电影,很多观众可能首先想到的都是一些史诗般的鸿篇巨制,比如由《解放》、《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构成的“卫国战争三部曲”。这些影片都是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力图再现当年的战争全貌,场面恢弘壮观。《解放》以东线战场的库尔斯克会战为起点,至攻克柏林结束,全片近八个小时。导演奥泽罗夫为了突出影片的纪实性和史诗性,在片中穿插大量的真实历史文献镜头,斯大林、朱可夫、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墨索里尼等历史人物悉数登场。除了对战争的具体表现外,影片还通过对“三巨头”的描述,从政治的角度讲述了1943-1945年间欧洲战局的发展。八个小时的时长,加之在“冷战”大背景下,导演有意强调作品的政治属性,这样一来,作品难免给人一种高不可及的感觉。
但实际上,这类影片并非苏联二战电影的全部。其实只要我们稍加回忆,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另一些电影的画面。《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士兵之歌》、《雁南飞》都是此类影片中的上乘之作。这些电影如同它们浪漫的名字一样充满诗意。导演们不再执着于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和纵横捭阖的高级将领,把镜头聚焦在了普通士兵,甚至是普通百姓的身上。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走向是这类电影的主题。
俄罗斯人很善于在战争电影中使用女性元素。在几乎所有卫国战争题材的电影中,都有女性角色的存在。对观众而言,她们的命运往往有着极强的冲击力。俄罗斯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形象结合了内心的强大与外在的温柔,恶劣的外部环境往往彰显出女性强大的精神力量。无论是俄国文学中的众多女性形象,还是现实中的女贵族莫洛佐娃和“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无一不体现着这种传统的文化意象。
前苏联时代的文艺创作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中,往往表现为战争的残酷与女性命运的强烈对立。这种手法的极致当属根据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改编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五位女兵的生命之花在残酷的战斗中凋谢。“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的确是悲剧——时代的悲剧——80万参战的苏联女性中又有多少人与片中的女兵一样或壮烈或悄然地失去生命?激烈的战斗模糊了女兵们的性别,但当她们在战斗中一个个牺牲时,除了心灵的震撼外,观众得到更多的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传承俄罗斯文化精神内涵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社会政治语境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虽然文艺创作日趋多元化,但卫国战争依然是电影的重要创作题材。一方面,俄罗斯政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卫国战争文化,希望以此为当代俄罗斯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2012年夏天,俄罗斯文化部宣布,针对本国十三四岁的学生开设新课程《经典电影100部》,其中卫国战争题材电影占到了相当比重。另一方面,俄罗斯的众多电影艺术工作者们也始终将这一题材视作创作的富矿,不断挖掘。
虽然由于政治语境的变化,当代的俄罗斯电影不再刻意地进行政治说教,但是依然有很多与前苏联时代一脉相承的东西。当代俄罗斯有关卫国战争的作品就其本质而言,仍可以视作俄罗斯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在某种意义上的延续。爱国主义是俄罗斯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早在普京初任总统时就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写到,“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一个强大的国家不是什么异己的怪物,不是要与之作斗争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秩序的源头和保障,是任何变革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思想道德领域的确出现过一些问题。爱国主义“往往被用于嘲讽,有时甚至用于辱骂”。面对这样的状况,俄罗斯的艺术家们又是怎样做的呢?电影《我们来自未来》(一译《古墓迷途》)选择了“穿越”这样时髦的表现手法。四个混迹于莫斯科街头、靠倒卖二战文物为生的年轻人,被送回了战火硝烟的苏德战场,经历了一番生死洗礼,完成了自己精神上的成人礼后,又回到了现代,开始担当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正如导演马柳柯夫所说:“在电影中努力建立起过去与现在的联系……要让观众自己去明白,我们这个时代所珍视的是什么,我们丢失了哪些珍贵的东西。”
在高举爱国主义大旗的同时,俄罗斯文化中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也得以保留,继续着眼战争中普通人的命运,所以很多优秀的影片选择了在宏大的战争场面中展现个体的悲剧命运,从而赋予整部影片强烈的悲壮感。俄罗斯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人道主义传统的民族,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关注和人的命运的探索,始终是俄罗斯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2013年邦达尔丘克执导的《斯大林格勒》相比于前苏联时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全景式描写,更突出对个体的关注。几名苏军官兵以及女主人公的命运始终是影片关注的核心。不过因为导演的着眼点始终在“人”,而非战争本身,影片上映后也引来了不小的争论。
承载共同的历史记忆
俄罗斯近年来上映了几部与其他前苏联国家合拍的卫国战争电影,比如与白俄罗斯合拍的《布列斯特要塞》、与乌克兰合拍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这些电影中都没有刻意强调国别之分。苏联解体,当年发生战争的地方已经分属不同的国家,但是卫国战争胜利的荣光却是属于所有前苏联加盟国的人民。《布列斯特要塞》上映后,分别被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观众列为年度最喜爱影片。
尽管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关系紧张,但是不久前由俄乌合拍、乌克兰导演莫克里茨基执导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依然如期在俄乌两国上映。虽然在乌克兰上映时为了避免失去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的尴尬,影片改名为《坚不可摧的女人》,但是这并不影响两个国家对共同历史的追忆。
《布列斯特要塞》结尾时,幸存下来的主人公说:“许多年来,我相信他们都还活着,他们仍生活在某一个地方。”70年间,卫国战争的故事在银幕上被不断讲述,也许这里就是他们始终生活的地方。虽然时代在不断变化,但是主人公们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始终未曾改变。长明火无言,他们的名字也许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文汇报记者 高寒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