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经过德国“商检会”检验的部分食品和饮料。
编者按
再过三天,中国消费者就将迎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而在德国,有一个帮助、保护消费者的组织——“商品检验基金会”,他们刚度过50岁的生日。本报驻慕尼黑记者为您详细介绍这个能排除利益干扰、真正为消费者服务的社会组织。
■本报驻慕尼黑记者 严建卫
它的一纸评价,可以让某个产品销量大增,也能使之惨遭市场“滑铁卢”。50年来,德国“商品检验基金会”(以下简称“商检会”)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其以客观、严谨、科学态度进行的商品检测成为顾客购物的重要指南。
二战结束后,联邦德国经过战后重建,国家经济迅速腾飞。然而,面对繁荣的市场、商品充盈的货架,不少顾客却有些无所适从:不少同一种类的商品就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品牌,消费者常常搞不清这些产品孰优孰劣。于是,一个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质量的机构应运而生。
1964年12月4日,经过长期酝酿并在联邦政府的推动下,德国“商品检验基金会”正式成立。这个设址在柏林的机构是一个消费者权益组织,它的宗旨是:以独立的运营模式、科学的检测手段,客观地向公众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及实用价值等方面的信息。
1966年4月,“商检会”出版了首期《检验》月刊,该刊主题是对缝纫机和便携式搅拌器的质量测评。从1991年起,“商检会”开始发行另一本重要期刊——《财政检验》,其内容包括对各类保险、股票、信贷以及税收等进行比较、分析,向消费者提供理财和家政管理的实用信息,并向公众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1997年,“商检会”又开辟了网络版,借助现代媒体向公众发布有关商品和服务的检测评估。目前,《检验》月刊发行45.5万份,《账政检验》也拥有20万订户。此外,“商检会”每年还要出版大量的专刊、图书以及光盘资料。
多种手段确保中立与客观
如今,德国“商品检验基金会”走过了50年的历程。这期间,它已对5500种商品,总共10万件产品进行了检测。此外,它还公布了对2500个服务性项目的检验报告。该会董事长普里姆斯说,“商检会”的检测评估得到了2/3德国人的信赖,“它的知名度与默克尔总理一样高”。
德国“商检会”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保持中立和客观。这条原则始终贯穿其所有的运营之中。例如,选择哪些商品进行检测,完全由“商检会”自主决定,不受外界任何部门或个人的影响。其具体做法是,通过经常性的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哪些商品的测试最感兴趣,同时研究人员密切跟踪市场变化以及各种产品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列出一个广泛的测验项目选题,然后再据此制定一个时期的检测计划,包括确定检测对象、测试科目与步骤及评定指标。再如,“商检会”的检测报告主要通过它的刊物对外公布。为了避免厂商对检测结果施加影响,这些出版物一律不登广告。而由此产生的“欠收”则由政府填补。每年,德国农业、司法和教育部都要向“商检会”提供一定资助,大体占该机构全年预算的13%。
每年,德国“商检会”平均要对100类商品、2000个产品进行测试。此外,还要对一些服务项目进行调查。为了保证检验的公正和准确性,测试的样品全部是商检会的采购团队以普通顾客的身份从各地商店、批发市场或超市里购得,即便企业主动提供免费的测试样品也不会被接受。采买时,“商检会”的员工一般都是支付现金,以免因为刷卡暴露出“商检会”的“来头”。同样,对服务项目的调查也是隐匿的,工作人员常常扮作顾客向保险公司咨询投保或投资的细节。
包罗万象的检测对象
50年来,德国的家用和休闲类商品大都接受过“商检会”的检测。从电视机、照相机、糖果,到玩具、童车和厨房用具,甚至连仿真枪和壮阳药等等也都被纳入检测员的视野。不过,“商检会”的检测对象还不止于此。
1980年,“商检会”的100多名测试员倾巢出动,对全德310个流行音乐会进行测评。审查的内容包括价格、大厅设施、入场控制和入场时间等等,甚至音乐会的医疗保障工作也受到检测。1985年5月29日,比利时海塞尔体育场在欧洲冠军杯比赛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伤亡。之后不久,德国“商检会”开始对德国18家足球甲级联赛俱乐部的比赛场地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中八个存在严重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检会”的关注面越来越广,从小型的用品到大型的设施,再到无形的服务项目,同时检测的兴趣点也在不断变化。例如在食品检测方面,早年《检验》杂志时常推介某些高热量、重口味的菜肴,而今则比较关注健康食品。
目前,德国“商检会”拥有300名工作人员,他们当中有编辑、市场调研员,还有一部分是科技工作者。不过,各项检测并不需要他们亲自动手,而是委托给德国乃至外国的一些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毫无疑问,这些检测机构的名称和地址也都是保密的,以免受到外界的影响或干扰。
“商检会”的产品检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起初,检测的重点是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比如检验休闲运动鞋,技术人员利用多种专业设备对样品进行磨损、弯折和防水等测试,对不同品牌的产品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几十年来,德国“商检会”的检测水平不断提高,技术也日臻完善。如今,除了产品的耐用性、安全性和使用价值外,“商检会”还会审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社会要素”和“环保指标”,如检测产品是否含有毒物质、对环境是否有害等。近十年来,“商检会”的检测触角甚至伸到了产品的原料产地,曾派出检测人员去玻利维亚走访咖啡种植园,到孟加拉采访缝纫女工,或者赴墨西哥考察柑橘的生产。
促进德国产品质量提高
通常情况下,一项商品的检测过程需要几个月时间。然后,“商检会”根据测试机构提供的数据写成分析报告,并公布对产品质量的评分。评分的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即:“非常好”、“好”、“基本满意”、“及格”和“差”。一个产品如果得到好的评价,它的生产企业一定会在广告中凸显这一点,或者把“商检会”的标识印在产品包装盒上。不少顾客一旦看到带有此标识的产品,常常会不加思索地将它们扔进购物筐。于是,不少产品因此销量大增。
反之,某个产品如果得到恶评,销路便会出现问题。2004年,“商检会”对某种面霜检测后指出,消费者使用这种产品可能引发皮肤的不良反应,随后,该产品的销售急剧下滑,以致停产。1985年,“商检会”对粉碎机进行测试,认为有近20个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但厂商对这个结论不服,认为其产品符合“德国工业标准”(DIN),官司打到了联邦法院,最后法庭裁定“商检会”获胜。法院认为,商检会的标准可以高于“DIN”的指标,甚至它也有权对DIN的标准进行审查。1966年1月,《财务检验》首次对德国人寿保险进行测评,报告认为,在德国70种人寿险中,有1/4存在缺陷。“商检会”批评这些公司只图赢利,不关心客户。就这样,“商检会”以它的评估报告,提醒消费者增加自保意识,同时也给企业敲了警钟。
几十年来,德国“商检会”始终以近乎挑剔和严苛的眼光审视着德国的企业和商品,令许多厂家敬畏三分。当年,它评价德国商业巨头“阿尔迪公司”出售的香槟酒“味道不正”,险些引发商界的大地震,于是“阿尔迪公司”立即将25万瓶香槟酒从货架上撤走。不过,“商检会”也因此时常惹出麻烦:多年以来,平均每年要应付六七场官司,其中也有失利的时候。2013年,“商检会”对26种坚果巧克力进行测试,认为德国著名的巧克力生产商“Ritter-Sport”公司生产的产品涉嫌使用了人造香精。由于检测报告不够严谨、准确,“商检会”最后输掉了这场耗资巨大的诉讼案。不过,“商检会”董事长普里姆斯说,50年来,“商检会”在与企业界的法律纠纷中大都胜诉,而且迄今为止,还从未受到过向企业赔偿的判罚。
事实上,德国企业界虽然对“商检会”多有抱怨,但许多受到批评的厂家日后都迅速改进了产品的质量。如今,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在开发产品时都要参照“商检会”的测试标准。因此,“商检会”在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强化了企业的质量意识。用普里姆斯董事长的话说:“‘商品检验基金会’促进了德国产品水平的总体提高。”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