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自动播种机器人正是诞生于筑波科研机构的高科技产品,在“接地气”时遇到了不小的麻烦,这也是“筑波制造”的通病。10年前,其在筑波的中央农业综合研究中心问世。2008年,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年度机器人”大奖。但直到2011年,仍处于公开实验的推广阶段,无法投入实用领域。 东方IC
编者按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全新要求,也是今年三季度以来上海多个部门的头等大事。科技创新中心该怎么建,不妨先看看“他山之石”。日本筑波科技城发展数十年,一路走来有何得失经验?以色列虽经常战火纷飞,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中东硅谷”,其中的秘诀又是什么?编辑部邀请了本报驻东京记者刘洪亮与现旅居以色列的关鹤为读者予以分析解读。
■文汇报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
小城筑波,位于距离东京50多公里的筑波山西南麓。经过40多年的发展,这座科技新城集中了数十个高级研究机构和两所大学,是世界最知名的科技园区之一。2011年,筑波科技新城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全国七大特区之一的国际战略综合特区,筑波正在这一光环下努力朝着打造全球化创新特区的目标迈进。
不过筑波新城当年其实是为了分流东京人口而建立,如今虽然拥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得天独厚的智力资源,但其高新技术产值在筑波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十分有限,“科技城”的称号有名无实。这座科技新城,颇有些错进错出的味道。
建立本意:分流东京人口
筑波科技城已经成为日本在先进科学技术方面向美欧挑战的重要国家谋略之地。然而,筑波科技新城诞生的原因并非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这是日本政府科技发展规划中刻意打造的科技园区——建立这座新城,最初其实是为了以建造卫星城的方式分散东京日益猛增的人口,转移部分城市职能。
上世纪50年代起,随着日本经济在战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东京作为日本第一大城市的人口数量猛增。与当时的城市建设相比,已经出现了人口密度过大的不良状态。因此,日本政府在1956年成立了首都圈整备委员会,开始研讨转移部分首都职能的问题,以便分散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直到1958年,在东京的大都市区发展规划中,设想建成一个卫星城,将城区的所有国家研究和教育机构及其人员由东京迁至此处。1963年9月,政府批准了条件较好的筑波这一选址,并于1968年开始动工。
虽然得到了日本政府的全力支持,但筑波的建设没有出现“深圳速度”。当年政府的筑波新城建设方案遭到了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对,多个政府研究机构的新址建设进展缓慢,直到1970年《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法》实施,筑波的城建和政府研究机构搬迁问题才得以切实落实,并于1980年基本上完成了政府研究机构的转移工作,筑波的基本城市功能也初步形成。面对征地等困难问题,筑波新城的建设只好避开农田、民宅,规划面积大幅缩小,建设方案边修改边推进,形成了一个南北细长的城市布局。
主导动力:政府全力支持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日本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国家研究机构全部预算的50%左右投向筑波新城的政府研究机构。筑波聚集了32家研究机构,约占日本国家科教机构的三分之一,研究人员约1.3万人,占日本国家研究机构人员的四成左右。此外,有超过100家的跨国企业和日本大企业在筑波设立了自己的研究所,入驻筑波的风投企业也达到了百余家。如果包括民间的研究人员在内,筑波的研究人员超过了两万人,其中四分之一为博士学位获得者。
在筑波科学城建设过程中,日本政府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如专门针对高新技术园区制定了《高技术工业聚集地区开发促进法》等,以及与高新技术园区相关的《技术城促进税则》、《增加试验研究费税额扣除制度》等优惠税收政策。此外还有一些其他优惠措施,如减免税、发补助金、低息长期贷款等,有力保障和促进了科学城区的发展。为了支持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凡是新增设备均提供特别利息贷款制度,在新技术开发区的投资企业可使用长期贷款。
筑波科技园区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资金投入占主导地位,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资金支持,也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在园区建设初期,政府投入了1.3万亿日元。为了提升筑波科技新城的名气,1985年政府在筑波举办了国际科技博览会,并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全力打造筑波的商业设施和交通系统建设,完善了投资环境。此外,日本政府还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的财力,发挥民间的积极性。目前资金来源主要靠地方公开团体、财团和企业、财团与政府合建,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为筑波的发展注入了长久的发展动力。
筑波科学城由日本政府主管,并设置了“筑波研究机构联络协议会”负责协调各方工作,努力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研发体系。筑波本地科技和工业基础较好,同时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进行综合集成,优势互补,因而起点很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来自筑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2000年筑波大学名誉教授白川英树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也是筑波科技园区的首个诺贝尔奖,同时也大大刺激了园区内的研究人员在高能物理和材料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力度。
遭遇瓶颈:产学研联动不足
筑波科技城曾经因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得天独厚的智力资源而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被冠以“现代科技的乌托邦”称号。但无论是从最初的人口转移,还是从后来的科研进驻而言,筑波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却并不尽人意。
筑波现有人口20万,远未达到分散东京人口的效果;虽有高素质的人才、充足的资金,但筑波的产值却并不高。据统计,2008年筑波市的制造业产值仅约为3000亿日元,不要说对日本经济,就是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也非常有限,高新技术产值在其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十分有限,“科技城”的称号名不副实。
究其原因,首先是政府的垂直管理、条块分割,限制了研究机构、教育设施与其他公司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科研部门与工业界缺乏联系,科研成果的产品转化率不高。这不仅降低了科技转化产业的产值,也影响了当地民企或私人研究机构的发展。
其次是人才因素。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虽有改变,但其强调权威、等级制度,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个人对企业的忠诚的基本传统未变。这一因素限制了筑波的科技人员流动以及彼此之间的交流,使得科研活动缺乏活力。研究人员一般由政府配备,竞争和流动率比较低,各部门的大学培养人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本部门和机构补充人力,和社会、企业、产业实践有些距离。
第三,筑波高科技园区多从事的是基础研究而非工业应用,政府加强产学研结合计划仍停留在理论上。
对于筑波存在的问题,日本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调整:2001年,对筑波的国家研究机构施行独立法人化,这样可以增加机构对由中央政府部门掌控的经费和研究人员的使用方面提升自由决策幅度,推进符合社会需求的研究项目;此后,还将当地的国立大学转为独立法人,以期探讨大学在提高教育研究水平和自主经营方面的经验。为了进一步振兴科研活动,筑波市在“科技振兴指针”中也提出了“打破政府垂直条块,构建共同目标;强化成果的实用化、产业化;打破规章制度限制”等改进措施”。
2011年,筑波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际战略综合特区,又迎来了一次发展机遇。当地政府计划利用这一机遇进一步放宽规章限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产业振兴。目前,筑波提出了“面向未来推进全球化创新”的口号,正在谋求以“生活创新”和“环保(绿色)创新”为主导,以“新一代癌症治疗技术”、“生活支援机器人的实用化”、“藻类生物能源的实用化”、“打造世界级纳米技术基地”、“新药品和医疗技术研发”、“核医学检查药剂国产化”和“打造机器人医疗器械和技术的生产基地”等七大领域为目标,努力拓展筑波科技新城的未来发展。
(文汇报东京10月1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