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创新和创业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孕育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创意思考需要时间,点子转化成现实需要时间,而实践中的打磨提炼更需要时间。因此,应该多留点时间让创新创业者脚踏实地耐心思考,而不能将创业大赛变成“秀场”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国内逐步掀起了新一轮的创业热潮。同时,诸如创客威客、众包众筹等新兴创新范式的集中涌现,开启了“创新2.0”时代的大门。在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的“创业号”列车正高速行驶在快车道上,并且还将不断提速。
创业类大赛要防止“一窝蜂”
随着各级政府持续助力,全国各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势头发展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内,还是产业园区中,抑或是电视媒体上,各种创业创新类的赛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各类创意秀和路演活动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
举办各类大赛营造创业创新氛围本身无可厚非,但“一窝蜂”式的上马,不仅让人应接不暇,而且可能对“双创”产生副作用。
首先,创业类大赛数量过多,留给创业者思考的时间不足。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由各级政府组织面向全国范围的创业类竞赛活动达49场之多,而2016年前11个月则已突破58场,意味着平均每周就有超过1场全国性的创业大赛鸣锣开赛;其次,“同质化”活动面临专业聚焦度不足和“创客”黏度不高的尴尬。虽然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在赛制设计中区分了行业领域,但仍有不少大赛活动既不限主题也不限行业领域,只要是报名参赛的项目都可以同场竞技。这导致了比赛的专业竞争“深度”不足,在比赛“曲终人散”后也很少再有“回头客”;第三,一些比赛过分强调形式和表演,忽略了对内容和技术的关注。目前,“双创”比赛的形式大都采用“台上项目路演,台下评委打分”的套路,由行业专家或者天使投资人组成的评审团队来判断项目高低。比赛舞台的布景酷炫无比,参赛者们个个西装革履、演技十足,夺人眼球的外在形式往往盖过了项目本身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创新和创业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孕育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创意思考需要时间,点子转化成现实需要时间,而实践中的打磨提炼更需要时间。因此,应该多留点时间让创新创业者脚踏实地耐心思考,而不能将创业大赛变成“秀场”。
营造尊重原创的社会氛围
目前,一些公众对知识产权和原创作品的尊重意识并不高,而创新创业大赛或多或少会带来些名利诱惑,创业者若抵挡不住诱惑而让创意“早产”,则会引发被抄袭和模仿的风险。当初马云启动C2C项目(后来的淘宝)时,就要求绝对保密,不仅对外不宣布,即便在公司内部,也要把知情人数压到最低,并且与项目参与者签订严苛的保密协议,这都是为了保护孱弱的创意“幼苗”。
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应适当控制创业大赛的数量,避免许多好的创意和项目“见光就死”。同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营造尊重原创的社会氛围。例如,在学校中开设知识产权内容的课程,从小教育学生“原创光荣,抄袭可耻”;在高科技园区和高技术企业集聚区内定期开展法制讲座,加大对原创精神的宣传推广和对侵权案例的警示教育,将“乐于抄、勇于抄”的风气扭转为“羞于抄、害怕抄”。
比赛管理须精细化专业化
近年来,不少社会闲散资本缺乏有效投资渠道,一部分人将创业创新作为保值增值的潜在出路。由于不少大学生创业比赛专业性门槛很低,给了少数投机者可乘之机。一些年轻人出于“一夜成名暴富”的心态,将上市圈钱和被收购退出作为创业的初衷,为了结识更多投资者,带着创业不久的公司到处参赛,堪比相亲。这种做法,既不符合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终也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在策划办赛时应当避免粗放式的管理,提高比赛管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程度。提倡在高校内或者专业相近的高校之间摆擂台,吸引“极客”“技术宅”们自发开展技艺切磋。针对技术交流活动,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和资金资助。例如,可以利用现有的校园场地、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等,为学生或者创业者提供免费的交流场所。对于创客活动,应当多支持、少主导。把舞台交还给技术爱好者,尽量让他们多发挥作用。不能为了追求声势和热闹,而忽略比赛的专业性。
让“双创”活动更加亲民
如何优化“双创”活动形式,美国的经验可资借鉴。1975年,一群狂热的电脑迷在美国加州组成一家名为“家酿”的计算机俱乐部。“极客”们定期聚会切磋,在台上炫技的和在台下观斗的,都是同一个领域的“技术宅”们。没有评委打分,也没有投资人“过堂”。就是在这种看似简陋的形式和轻松的氛围中,乔布斯展示了其第一台苹果电脑,当场被隐匿在台下观众中的投资人相中。
政府部门在组织创业创新大赛等“双创”活动时,不妨借鉴美国“家酿”俱乐部的活动形式,更加注重形式的“扁平化”和“简单化”,拉近台上台下创业创新者之间的距离,确保交流活动的参与者和观摩者都是专业的“技术圈内人士”。同时,不必专门邀请“高大上”的评审嘉宾,刻意营造出创业导师和学员间的等级关系,更不能用政府专项资金评审方式的“旧瓶”去装创业创新项目的“新酒”。所谓“技艺有高下,创新无贵贱”,要让参与者感受到,活动主要比拼的是创业创新者脑中的创意和手中的技术,而不是他们的衣着、财富和社会地位。别让那些西装笔挺、高高在上的评委导师吓跑了满怀创新思想的学生和创业者们,毕竟后者才是“双创”活动的“主角”。如此,才能让活动的参与者们心无旁骛,以放松的心态一门心思扑在项目和技术上。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