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对话话语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分为不同层次,涉及多种主体,只有协调好各种关系和力量,才能形成合力,使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提升为话语权。中国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特点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如何将这些特点融会贯通,用一套内在一致、外在多样的话语体系表现出来,是富有挑战性的历史任务
对话话语体系建设是富有挑战性的历史任务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与之相匹配的话语权变得日益重要。话语权不仅是发出声音的权利,更是可信任的解释力、说服力和引导力,是一种话语的力量。它依赖于国家的物质力量,但并不必然由后者完全决定。正因为如此,才有超越实力政治的思维定式和行为逻辑,构建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的必要性。
对话话语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分为不同层次,涉及多种主体,只有协调好各种关系和力量,才能形成合力,使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提升为话语权。中国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特点的国家。习近平在欧洲学院的演讲中谈到观察中国要注意中国的五个特点: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这些不同特点决定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涉及关系的复杂性。在国际舞台上,如何将这些特点融会贯通,用一套内在一致、外在多样的话语体系表现出来,是富有挑战性的历史任务。
在诸多关系中,“内—外”关系处于优先考虑和解决的地位。所谓“内—外”关系,指的是对内宣传与对外传播(沟通)之间的关系。在冷战为基调的国际环境中,由于有着明确的阵营划分、敌我界限,对内宣传与对外传播很容易统一在一起,并实现相互间的直接转化,并相互增强。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很强的话语权。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相对于国内与国际之间界限的弱化乃至模糊化,强调引导规范的对内宣传与重视水平沟通的对外传播之间的差别反而明显化了,在国内富有影响力号召力的话语方式并不能直接转移到国际传播领域之中,有的照搬使用甚至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在承认和发现二者差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融合转化。
正视“内—外”有别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
目 前,融通对话话语体系中的“内—外”关系主要面临四个问题:首先是将对外话语体系与主流话语体系建设分开考虑。对外话语体系并不是只针对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无关的一套独立的话语体系,而是中国主流话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的是主流话语体系的核心价值、重要理念、基本原则,只不过采用的是为国际社会更为熟悉习惯、易于接受理解的表现形式、传播手段和方法。不能为了表现形式放弃核心价值,用手段方法淹没理念原则价值,不能为了迎合国际而牺牲内容。
其次是将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与国际主流话语体系分开考虑。毫无疑问,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打破西方垄断的国际主流话语体系,但这个特色应该主要体现在建设的主体、建设的方式以及建设的过程上,而不能过度强调话语体系要素,尤其是使用的基本概念表述的独特性,所谓的“打破”是给国际主流话语体系注入新的内容,给既有的概念表述以富有启发的新解释,否则就提高了交流的成本,增加了对话的难度,也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
第三是将对外话语体系与不断更新变化的社会话语体系分开考虑。中国的社会语言变化快,充满活力,借助网络吸收和转化着大量的外部语言成分。最为重要的是,社会公众对于官方语言的认识判断有着更多的国际参照系。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虽然目标指向国际,但最终影响在国内。不考虑国内公众感受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也很难获得国际社会的良好反响和回应。
第四是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碎片化倾向。我们在积极推进多层次全方位的外交,每个人、每个机构都是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参与者。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参与的扩大。但并不是每一种参与的声音都会发挥积极的构建作用。在一些情况下,由于视野、利益、方法等因素的限制,反而容易出现众声喧哗、难成和声的局面,甚至出现边建设、边破坏、破坏比建设快的结果。
优先处理“内—外”关系应抓住三个着力点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了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内—外”有别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没有切实践行话语体系建设应该遵循的互联互通、交锋交融的规律。要更为有效地解决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的“内—外”关系,应该抓住三个着力点:
首先要富有创造性地融入国际主流话语体系之中。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扩大深入,中国已经融入了全球事务的各个领域、国际体系的主要制度平台,并且进入了许多社会的日常生活之中。中国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多重身份认同,参与到国家主流话语的生产上游,成为国际社会核心理念的重要阐释者、新观念新概念的积极倡导者以及各种话语体系之间的交流对话的推动者,在融入中提升影响力,在相互理解中增强说服力。
其次要提高主流话语的国际意识。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决定了中国的主流话语体系有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观众和听众。任何对内言论都有着不可预期的溢出效应。这就需要中国的主流话语体系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在重视国内公众的感受和理解的同时,也要增强国际受众意识,从而使内宣同步起到外宣的作用。这远比将二者分开实施效果好。
第三要重视中国经验的学理性总结。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认同中国。固然成功的实践可以戳破误解和指责,但是也要解释沟通。学理性总结就显得更加重要。通过对中国经验的学理性总结,可以阐明中国发展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并将关于中国的争论从意识形态领域引入到更为理性的学术领域,提炼出基于中国经验的新的概念、表述,乃至形成新的对全球发展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进而占据国际话语生产的前端。
(作者为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