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华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在1894年曾发表了一篇独出心裁的微型小说《一个小时里的故事》,说一位妇人在得知丈夫已去世、婚姻已终结后,一开始感到天崩地裂,可看到窗外鸟语花香,春意明媚,忽然又悟到自己摆脱了婚姻的羁绊,可以重获自由了,顿觉欣喜异常,几乎要舞之蹈之。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17日决绝地宣布了英国脱欧谈判的原则。看到新闻里梅姨那冷峻强悍的神情和炯然闪亮的目光,笔者忽然想到了当年读过的这篇小说。也许梅姨乃至英国社会大众的心态就如小说里的女主角那样,经历过了过山车一般的跌宕起伏,进入新的状态。现在梅姨也许觉得:欧盟既然“郎心似铁”,英国又何必“妾意如绵”;欧洲单一市场的成员资格既然成了鸡肋,不如干脆舍弃;翻过脱欧这个坎,前面也许是一片广阔天地。
要打造“全球性的英国”
梅姨17日的演说意味着“硬脱欧”将成为现实,她斩钉截铁的话语表明,英国宁可舍弃欧洲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也要离开欧盟。打造“全球性的英国”,成为梅姨的新目标,以超越欧盟的全球主义来抗衡欧盟的区域主义,成为其演说最引人注意的亮点。
自冷战结束以来,推进地区一体化曾经是欧洲最流行的话语,即使在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先后爆发、欧元区的制度大厦已被撼动之时,欧盟决策层和战略研究界的人士,费尽心机不断设计各种“多速欧洲”的前景,其念兹在兹的仍是继续推进欧洲一体化,坚守欧洲区域主义的理念。多年来,不论是欧盟领导人还是研究欧洲问题的学者几乎一致认为,欧洲的区域主义是推进全球主义的绝佳路径,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高端形式。然而,梅姨在17日发表的演说无情地击碎了这种理想化的思维定式。她不无冷酷地提醒欧洲人:在欧洲区域主义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全球主义的天地,如果欧盟执意压制英国对外交、移民等项事务的主权,那么英国就宁可舍弃欧洲区域主义,而去拥抱欧盟之外的“新世界”。
英国政治文化的心结
数百年来,超越欧洲大陆,寻找海平线之外的“美丽新世界”,既是英国外交实践的一项传统,更是英国政治文化里的一个 全民性的执念与 心 结 (NationalObsession)。具体而言,这项传统包含三个理念:孤立主义、离岸平衡和全球主义。
孤立主义并不意味着闭关自守,置身事外,而是避免与欧洲大陆的任何国家建立持久稳定或过于亲密的同盟关系,换言之,尽量避免引火烧身,将欧洲大陆的动荡阻隔在英吉利海峡的东边;离岸平衡的理念用以维系自身周边的安全与稳定,即借助均势政治的斡旋手段来施加影响,使欧洲大陆的强国互相牵制;而当年的全球主义则意味着,英国要超越欧洲大陆,在美洲、非洲和东亚等区域用心打造殖民帝国,找到英国能够真正掌控的资源与机会。三个理念相辅相成,形成三位一体的综合战略,促使英国由近及远,层层推进自己的外交,逐步开拓自己的对外贸易与军事活动。
梅姨17日发表的演说,直言“英国在欧盟里一直是个尴尬的成员”,大谈“全球性的英国必须与欧盟之外的国家自 由地缔结贸易协定”,并逐一列举了“金砖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有意与英国商谈贸易协定的国家,其语气之强硬,态度之坚决,前所未见,几乎是在向欧盟摊牌。而在18日上午,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更是笑逐颜开、直人快语地谈到:“等着英国脱欧后与英国谈判缔结贸易协定的国家,已经排成了队。”在其言谈之间,蛰伏已久的寻找“美丽新世界”的心态,重新浮出了水面。
新变局已出现在地平线上
在欧洲战略格局的历史演进中,英国并非仅仅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在很多时候也是出人意料的搅局者。倘若英国意志坚决地推行孤立主义、离岸平衡和全球主义三位一体的外交战略,在追寻“美丽新世界”的同时与欧洲大陆拉开距离,往往表明“潘多拉之匣”已被打开,欧洲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已出现连锁性的重大变化,预示着欧洲的政治与安全格局将出现深刻调整,甚至意味着国际体系将出现结构性的变化。
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在欧洲进入产业革命的前夜,当欧洲大陆因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而兵连祸结的时候,英国隔岸观火,尽全力拓展北美殖民地这个“美丽新世界”,夺取海上贸易霸权,待到欧洲大陆到处是断壁残垣之时,英国出面收拾残局,推动建立了近代持续百年的国际体系即“维也纳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形成,第二次产业革命也渐露端倪,而殖民扩张的冲突却使欧洲大陆列强之间的矛盾激化,英国推行“光荣孤立”政策,用心巩固自己绵延于北美、澳洲、南非等“新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同时在法国、德国、俄罗斯之间纵横捭阖,最终促成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体系开展对抗的格局,而欧洲也就逐渐进入新的剧变时代。忆昔观今,梅姨大谈“全球性的英国”,憧憬“欧盟之外”的机会,对欧盟而言可谓不祥之兆。新的变局,已经隐约出现在地平线上。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上海欧洲学会学术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