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好
“无须再跟其他国家比固定电话的普及率,因为网络通讯软件已经开始取代固定电话甚至移动通讯。互联网为产业升级留出了‘接口’,为行业超车提供了跑道。”针对《大停滞?》一书中互联网对经济改变微乎其微的观点,《大数据》作者涂子沛明确提出,网络科技正在极大地、全方位地拉动实体经济。
20日下午,《大停滞?》作者、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在上海与涂子沛对话。
两人观点针锋相对。考恩认为,互联网更多地只给个人带来愉悦,而涂子沛则强调,互联网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产业,尤其是进入“万物相联”的物联网新阶段,往往一个新的算法,就能从堆积如山的数据中,找到经济增长的爆发点。
为产业升级留出空间
“从1970年代至今,美国经济陷入了一场‘大停滞’,根本原因是科技创新没有取得革命性的进步。”在上海长宁图书馆、复旦大学等地,泰勒·考恩不断推销他在《大停滞?》一书中的观点。这本被《纽约时报》称为“年度最受争议之作”的经济学论著,在中国也同样引发不小的争议。
考恩在分析了美国近百年的经济数据和实际案例后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力的发明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相比之下,近半个世纪的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实际改变却微乎其微:“我还是坐着跟半个世纪前差不多的飞机,用着差不多的抽水马桶,连换个医院看病还要手工填写一大叠病历档案。”在他看来,在美国,电脑和互联网除了让人们获得更多愉悦以外,并没有真正进入“生产”领域,为经济的创收作出显著的贡献。
对于考恩的论断,涂子沛表达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我们现在经历的许多看上去微小的变化,都在为将来巨大的变革埋下种子。互联网为产业升级留出了空间。”以洗衣机为例,一些用户抱怨,觉得新一代洗衣机的液晶屏还不如以前的机械按键操作简单。但这一更换的背后,其实是以软件驱动代替机械驱动的重大改革,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机器成本,而且软件有巨大的更新空间,未来仅靠语音就能操控洗衣机,并将为“互联网+”时代洗衣机接入智能网络留出“接口”。
物联网带来行业“超车”机会
涂子沛说,考恩所说的个人乐趣收益层面的“人人相联”的互联网,如今正在向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主要特征的“万物相联”迈进,通过“互联网+”让网络渗透进各个产业。制造、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等各行业都将在未来20年被互联网化,这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拉动经济增长。
在“万物相联”的层面,涂子沛认为,中国技术发展的瓶颈已经被突破,当下的重点是应用层面的创新,也就是把已经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在这波创新浪潮中,中国处于相当前沿的位置。像考恩提到的医疗领域,电子化病历系统等在中国的一些新兴社区已经实现;教育领域,在线智能教育平台的快速普及大大缓解了教育资源分散的问题;不少互联网企业还成立“汽车互联网”部门,目标是把汽车的位置、设备、路况等所有数据都连上云端。
涂子沛说:“万物相联之后,我们的生产、设计、消费等所有链条,都会被彻底改变。”在这个意义上,原有工业产品的硬件不再是竞争的核心因素,“我们跨越了某些原生创新的不成熟阶段,直接进入新的技术时代。物联网给了中国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