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沈湫莎
近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出现关于“加强转基因科普”的表述格外引人关注。转基因科普由来已久,但效果不佳,“挺转派”和“反转派”近年来甚至闹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一号文件中这关键性的一笔,能否将转基因就此带出争议的泥淖?
一个积极的信号
“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是一个积极表态。”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常务副主任唐雪明表示,“在此之前,我国对转基因的总体态度是‘积极研究、谨慎推广’。”
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常常成为公众揣摩政府对转基因态度的风向标。据统计,从2007年至今,文件有7次提及转基因问题。2007年是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管理;2008年着重强调“启动研究”;2009年、2010年则是“加快研究,加快商业化”。在“挺转派”眼中,这四年是中国转基因发展的春天。但后来的情况则有所改变:2012年为“继续研究”;2011年、2013年均未提及转基因问题;在2014年的表述中,则用“分子育种”替代了“转基因”这一说法。唐雪明认为,今年国家对转基因释放的“利好”信号比较明显——就在1月初,华中农业大学的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再次获得由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这两种转基因作物曾于2009年8月获得过安全证书,但迟迟未能获准商业化种植。
此外,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近日下发的《关于指导做好涉及转基因广告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也表示,广告中不能出现暗示“非转基因更安全”之类的广告词。
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从避而不谈到加强科普,政府的态度为何起了变化?唐雪明认为,尽管转基因饱受争议,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是,近年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增加。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上月底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1.815亿公顷,比2013年增加了600万公顷。
此外,从1995年至2014年间,采用转基因技术使化学农药的使用率降低了37%,作物产量提高了22%,农民利润增加了68%。
与此同时,与转基因技术相关的基因工程技术正在蓬勃发展。
去年11月,两位女科学家在硅谷分享了生命科学突破奖的300万美元,她们研发的基因编辑技术被誉为本世纪到目前为止生物技术领域的最大突破,很有可能冲击诺贝尔奖。如将此用在转基因作物上,则有助从转基因作物中构建出优良性状的非转基因作物。
今年1月,美国两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发明了可防止转基因生物扩散的新技术,这个在科学界对转基因安全性诟病最大的问题也有望迈出突破性一步。与此同时,科学界的评价也发生着变化。2013年的世界粮食奖被授予生物育种巨头孟山都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罗伯特·福瑞里及其他两名基因科学家,这是这个被誉为“农业诺贝尔”的奖项28年来首次颁给了转基因技术。
然而受舆论影响,我国从事农业转基因技术研究的人才正在流失。唐雪明说,从他进入这个行当到现在,几乎都是老面孔,“这个领域离开几年,再想回来,就是外行了,而国内外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转基因技术是现代农业科技前沿领域的制高点,绕不开。”
科普给予公众知情权
而对科普工作者来说,更多人会避开转基因这个敏感话题。做了十几年科普工作的闵行王世杰科普工作室“当家人”王世杰坦言,自己没有做过转基因的科普。
有意思的是,科普工作者想要找的“权威”信息,在农业部官方网站上的“转基因权威关注”专题里是十分全面的:“知识问答”应有尽有,“事件真相”专门对转基因新闻做了摘编和回应,“科普宣传”有一系列转基因相关专家的采访视频,“科普文章”对国际上所做的几大转基因试验一一作了整理和后续解读……只不过这些信息都静静地“躺”在政府官网上,未能形成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位网民对“加强科普”做了解读,他认为一号文件中并没有提到“推广”,而用“科普”,或许想要改变的是转基因“兵力悬殊”的舆论场——不论好坏,让正确的、科学的观点正大光明地被大家所讨论,让说到转基因问题时不再遮遮掩掩,让更多的公众有知情权、选择权,这就是科普的意义所在。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