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谢笑添
关于排球职业化,总有太多的拷问与争议,被提及最为频繁的则是那句——“既然已是中国三大球中成绩最好的项目,排球为何非得模仿足球走职业化?”
且不论在这一论调背后掩藏的唯成绩论的价值观是否与时代合拍,即便从功利角度而言,它也难称高明。无论举国体制还是职业化改革,都并非原罪,其所代表的不过是运动项目发展过程中背道而驰的两条岔路。向左还是向右,都应是在结合现实、权衡利弊后所做出的判断。
诚然,举国体制在大球运动中的成功确有先例。去年夺得男篮世界杯亚军的欧陆传统豪强塞尔维亚队正是得益于此。然而,太多人看到的只是塞尔维亚国内联赛的萧条与落寞,却忽略了篮球运动在其国内长久积累起的群众基础——其在巴尔干地区的热度丝毫不逊于足球,仅其国内知名的FMP俱乐部,拥有篮球奖学金的优秀苗子就多达200人,而这也为塞尔维亚成熟的青训体系奠定了人才基础。
然而,虽然同样贵为传统强队,如今的中国女排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其实,类似困境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当电视节目单上已甚少能看到赛事的推广与直播,当曾经激励一代人成长的女排精神,只在少部分忠实的爱好者间口口相传,下一代又缘何会爱上这项周遭无人问津的“小众运动”?
市场化与曝光度,这是职业化联赛所能提供的最大财富,也是其与专业队体制最大的区别所在。对于后备人才愈发匮乏的中国排球而言,这早已是无法避免的选择。改革的过程难免痛苦,累累硕果也未必就能很快结成,但至少能让如今这如同一潭死水般的中国排球多一丝蓬勃的朝气。更何况,无论国家队的成绩会否因此提升,排球运动的普及本就是最具意义的事情。
(本报深圳2月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