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如果说,教育工作者的一大使命就是通过“传道授业解惑”而“化民成俗”的话,高校党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用优良党风政风来带动教风学风,并进一步通过优良教风学风来带动社风民风
高校党建的一个重要目的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记》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如果说,教育工作者的一大使命就是通过“传道授业解惑”而“化民成俗”的话,高校党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用优良党风政风来带动教风学风,并进一步通过优良教风学风来带动社风民风。
在全社会范围内,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是紧密相连的;在高等学校里面,党风政风与教风学风也是密切相关的。无论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还是在高等学校里,要建立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或教风学风之间的良性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五月在上海论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提到的几类“重点人群”,具有关键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当时提到了青年学生,而没有提到教师;但显然,在千百年间都把“师”与“天地君亲”放在一起崇拜的中国,教师不仅对于青少年学生,而且对于每个中国人,都具有特殊的示范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把高校党员教师作为高校党建的最重要主体,把高校党建对师德建设的促进作用,看做是高校党建通过改善教风学风来“化民成俗”、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之举。
从要求上说比普通人道德更严格
要承担好这样的职责,高校党建要通过党员教师引导全体教师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首先是“仁智统一”,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此,老师们应该做到“亦智亦仁”;与其他从业者相比,以人的培养为己任的教师,其职业道德从内容上说与普通人道德最接近,从要求上说比普通人道德更严格。老师们又应该做到“以智释仁”;作为传授知识的智者,老师们哪怕是做“仁”的培育,也要下“智”的功夫,不仅向学生们提出爱国、孝亲、律己等要求,而且帮助学生们理解与这些价值有关的历史知识、文明体系和道德判断。老师们还应该做到“以智用仁”,不仅用专业知识解释抽象的道德要求,而且用专业技能去解决实际的道德问题。如果为师者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忠孝难以两全、公私无法兼顾的局面也一筹莫展,如果老师们自己也无法处理好“情”、“理”、“法”之间的矛盾,无法区分开“是非问题”、“利害问题”和“你我问题”,等等,学生们在成长为合格社会成员的道路上,就得不到应有的引导和搀扶。
其次是“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表里如一。为此,老师们应该做到“言出行随”;在抽象思维还在接受训练、但观察能力却已特别强的青少年面前,老师们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对领导和同事的态度、对自己和环境的态度,会给他们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老师们又应该做到“言以行事”;作为典型的“用说话来做事”的从业者,老师们尤其不应该在教人礼貌时用语粗俗、在教人推理时漏洞百出、在教人创造时机械重复、在教人爱国时满嘴牢骚。老师们还应该做到“言为心声”,要通过解决自己的“心之所安”问题,来避免因为言不由衷而导致言行不一,进而让自己的学生们在价值领域不仅做一个“知之者”,而且做一个“好之者”和“乐之者”。
归结起来就是“认真”二字
第三是“道术统一”,实现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内在结合。老师们应该体现“术中有道”,善于在教学科研各个领域当中发现和提炼价值内涵,使学生们在参与课程学习、经历学科训练的时候,接受真善美的价值,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老师们又应该实现“术以见道”,不仅把教学科研工作看做一种施“术”行“技”的活动,而且在专业工作中体现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形象,把自己在教书育人和科研育人工作中的仁爱之心和爱国之情、敬业态度和团队精神、公平观念和规则意识等等,作为对学生们进行价值教育的最好教材。老师们还应该做到“术以传道”,也就是认真研究传道授业解惑的方法和技巧。不仅研究型大学的老师们,而且所有大学甚至所有学校的老师们,都应该用研究的态度去对待人才培养,都应该从事“研究型教学”,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那里,找到并遵循让自己进入教学工作自由王国的那些必然规律。
以上所列三点,归结起来就是“认真”二字:认真地研究、实践和传授科学知识、道德价值和社会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党的建设时多次引用毛泽东同志的那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一再强调“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党建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是这样一种工作态度,这样一种严谨踏实的认真态度,是否也成为高校教风的根本特征,进而成为高校学风的根本特征。
文/童世骏(作者为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校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