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鹏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琴艺术昨日走入华东师范大学,开启了“传承传统文化、延续民族文脉”为主题的2014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序幕。
在接下来的近一个月内,古琴艺术、传统戏剧、中国传统服饰等非遗项目将以展示、讲座、演出等方式,在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沪上8所高校进行巡展,让“非遗”抓住年轻人的心。
非遗保护需要年轻人加入
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篇,昨日的古琴艺术主题活动包括展示和展演两大部分。展览现场设置的30块图文展板从琴道、流派传承等角度逐一呈现了古琴艺术内涵。主办方还通过8件古琴的斫制阶段性实物,展示了一张古琴从琴料到成品的全过程。
互动展演中,古琴演奏家杨致俭为学生们讲解古琴艺术的韵外之致,以演奏带解说的方式,演绎古琴名曲《流水》、《酒狂》,并与青年古琴洞箫演奏家陈翌立合奏《平沙落雁》。
华东师大历史系研究生杨雪薇说:“之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古琴,这个活动让古琴艺术走到大家身边。古人心中的古琴是君子之德的象征。可惜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反而不彰了,今天听琴更引发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我国非遗资源多达87万项,是时候需要通过吸引年轻人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培养相关人才。”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说,非遗大多是流传在民间口手相传的文化形式。如今,不少非遗面临失传危险。
基于此现状,文广局和市教委联手以“2014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活动”为试点,让古琴艺术、传统戏剧、传统服饰等高端非遗文化走近高校校园。
高校在传承上应有文化自觉
在上海,国家级非遗项目49个,市级非遗项目179项,区县级别超过300项。从专业角度看,上海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空间。田兆元称,高校对非物质文化传承应有自觉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对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很重要。
目前,本市教育和文化部门正在开展《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读本(暂定名)》编写调研工作,计划在2015年陆续编写出版一批符合青少年需求的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系列读本。
今年8月起,非遗进课堂已经在上海大学MBA中心进行“试水”,古琴艺术、海派紫砂艺术等一系列项目作为文化艺术管理课程,与企业管理内容“联姻”,学生参与积极。一些学员还对自己从事的商业项目与非遗文化结合表现出浓厚兴趣,这让非遗获得市场新机遇。
据悉,上海未来将建立非遗传承保护体系,例如探索在上海高校中建立相关基地,利用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分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公共文化万人培训(上海视觉艺术大学)等平台,逐渐在沪上各高校开设非遗课程,邀请传承人和专家讲课,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年传人和继承保护的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