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的战线开始从出租车延伸到商务租车了。快的打车的一号专车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铺开;滴滴打车的U优打车筹备多时,推出在即。加上这个市场已经有的易到用车、AA租车,Uber,多方角力即将上演。
可以说,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经历过一轮血洗般的竞争之后,已有的业务没有新的拓展空间,向商务租车市场延伸是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方面会面临同行的竞争,另一方面还需要肩负起教育用户的责任,等租车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出行方式,大家才都有蛋糕可吃。
为什么打车APP要做商务租车业务,跟几位行业人士聊过,我总结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1.商务租车是增量市场
由于出租车是非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其数量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以北京为例,目前出租车总量不到7万辆,这个数字已经5年没有增加了,而且以后几年内可能也不会增加。
当一二线城市出租车司机大部分已经接受了手机接单这种方式,打车软件要继续突破,要么向三四线城市扩张,要么用新方式深入一二线城市。
大城市打车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这也就是大量黑车存在的原因。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需求,将是一个非常大增量市场。
2.有闭环,有收入
打车软件的商业模式存在天然的缺陷,它帮司机赚了钱,却不能从中得到一分钱佣金,反而需要持续地给司机补贴。这背后的原因正如上文所说,出租车市场是存量市场,主动权掌握在司机手里。
而当到商务租车市场,打车软件将掌握主动权,它们不仅为司机派单,还牢牢掌握了订单交易,租车费用由打车软件统一收取,按一定的周期发放给司机。
这个过程中,打车软件将收取一部分的费用。经历过补贴大战之后,耗血严重的打车软件终于“见着钱了”。
商务租车使得打车软件可以建立自己的闭环,将供给、需求、支付、资金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商业模式也就顺理成章了。
3.模式更灵活,想象空间更大
几家商务租车的侧重点略有不同,易到用车价格较低,Lucky车型起步价仅10元,每公里1元,每半小时10元,比出租车还便宜;AA租车强调服务,司机统一着装,车内配备矿泉水、纸巾、WiFi;一号专车主打商务租车,北京车辆一半以上是别克GL8;U优打车据说也会走高端商务路线。
由于车辆和自己都掌握的自己手中,商务租车参与者可以以从不同的角度吸引用户。Uber已经在尝试送花、送冰淇淋、送烧烤了,国内的打车软件呢?快的最近也开始尝试送玫瑰,按照这个思路打车软件是不是可以与物流、电商结合创造出更多的玩法?
Uber的发展模式中最具创新性的价值,是将大量闲置的个人车辆纳入进来,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改进交通载客方式,对于国内的打车软件来说,效仿Uber加入租车业务是一个可行的方向,但是他们需要比Uber更加复杂的环境,更加棘手的问题。
1.车辆来源是否合法?
商务租车现在基本有三个来源,自购车辆、租赁车辆、私家车,不同的平台比重有所不同,比如AA租车以自购车辆和租赁车辆为主,易到用车以私家车为主,一号专车以租赁车辆为主。
这其中最棘手的是私家车,按照规定,私家车不具有运营资质,是不可以载客的,因此商务租车参与者采取的方式是,将车挂靠给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将人签订给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司机再从这些汽车租赁公司“租车”,从劳务派遣公司领薪水。
这种方式难免被质疑“黑车”洗白,因此这也是政策上最大的风险所在。不同的城市对走在灰色地带的私家车的容忍度不一,上海明令禁止私家车通过打车软件接单,禁止租赁公司提供虚假车辆挂靠证明。而北京环境相对宽松,易到用车、U优打车都招募了很多私家车,虽然他们表面上都不承认这点。
即使政府没有严格的监管,只是因为商务租车市场仍然很小,还没有出现足够大的公司引起监管注意,但是长期来看,政策风险仍然是悬在商务租车市场头上的一把剑。
2.如何平衡与打车业务之间关系?
监管部门对商务租车的警惕集中在对已有出租车运营的冲击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租车业务都走高端路线,避免直接和出租车竞争。
对于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来说,如何平衡两部分业务将是难题,如果引导打出租车用户使用商务租车,会不会引起监管部门注意?如果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前期补贴积累出来的用户价值又怎么发挥?
大黄蜂(一号专车前身)推出租车业务实际已经半年多了,但是快的打车并没有为其导流;滴滴打车虽然已经筹备了一年多租车业务,却一直非常低调,最近没曝光出来却不愿意承认,可见其纠结。
3.如何共同做大市场?
其实商务租车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用户太少,订单量不够,我试过AA租车、一号专车,舒适型和商务型车辆都在接经济型订单,甚至豪华型车辆可能会接舒适型和少量经济型订单。
几家都在以金额不等的优惠券吸引新用户,所以其实很多时候用车费用与出租车相比并没有高出太多。
但是大多数普通用户还没有租车出行的概念,一位前易到用车员工认为,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入局是好事,因为通过补贴大战他们已经形成较高的知名度,能够让更多的人更快接受租车。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应该如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扩大宣传,尽可能吸引更多的用户?毕竟,当单购够大的时候,大家都有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