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国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3-2014)》在北京发布。同一天,由传统媒体上海报业集团打造的“澎湃新闻”客户端在上海上线。 据了解,“澎湃”将努力实现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
“澎湃”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的一个重大战略项目,正在努力打造成为中国聚合新闻与思想内容的最大平台之一。短短几天之间,“澎湃”因锐利的观点、深入的调查、有分量的文章,迅速在网上传播,其独到的报道以及个性化的发刊词引来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数万网友热议,舆论传播领域中的“澎湃现象”骤然而现。
对于“澎湃”的问世,包括对于那篇“澎湃发刊词”,以及对于“澎湃”的未来命运,众说纷纭。有很多网友认为,在中国传统媒体力求转型的背景下, “澎湃”这样一种新媒体的出现是“大势所趋”。“迹象积极,考验在前,继续观察”,著名媒体人、“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在新浪微博上用此12个字概括了她最近对上海新闻媒体新气象的感受。这至少表明,众多传统新闻人对“澎湃”的出现可能导致“上海新闻界的舆论监督作用在提升”持冷静观察立场。
当然,另外的声音也有。比如,有人担心“几篇时政大稿”并不意味着“澎湃”的成功,因为“再多的原创也支撑不起一个新闻门户”,何况“澎湃”目前的一些文章“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也有人担心“澎湃”的运营模式能否维系,担心在现有“四大门户都在走下坡路”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的澎湃”是不是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如果说上述一些担心或忧虑还是从关心的角度出发,其他一些针对“澎湃”发出的声音就不那么正常,甚至颇为奇怪。比如,有人说“澎湃”拥有时政新闻牌照,“其实是垄断资源下的寡头竞争者”,“绝对是国家控股”,认为“澎湃”的优势“在于垄断了采编权和政府央企等采访资源”,如此等等。
上述奇谈怪论的谬误首先在于其“假设前提”并不存在和逻辑推理的武断。“寡头竞争者”究竟是什么含义?“澎湃”的股权如何构成?如果这样一些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那么所谓“垄断”的说法就难以服人。进而言之,在目前的新闻生态、媒体生态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没有谁能够“垄断采编权”和“垄断政府央企等采访资源”。如果其他媒体乃至互联网上的诸多网民都能够追踪多种新闻,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搜索”、调查、监督,行使事实上的“新闻采访权”,那么,何以去指责“澎湃”在“垄断”呢?至于那类鄙夷“澎湃”以“精英为阅读主体、以艰深晦涩政治为写作主题”,“吸引的必定是少数人群,流量非常少”的判断,看似语带机锋,但也未免先入为主、缺乏证据之嫌,还有点儿酸酸的味道。
据最新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已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增长到5.27亿,手机上网使用率首次超过个人电脑。诞生于这样一个时代的“澎湃”,有其特殊性。从技术角度上看,人们基本上认可“澎湃”手机客户端是一款及格的产品,在登录、阅读、传播等方面值得称道。从内容、质量、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等方面说,它能否领风气之先,能否满足公众的需要而受到喜爱,当然需要时间的检验。但与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新闻改革需要的是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而不是冷嘲热讽,妄下结论。 文/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