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16日全国公映的张艺谋新片《归来》,昨天在上海11家影院超前点映。该片被视为张艺谋的回归之作,严歌苓的原著、陈道明和巩俐的联袂主演,为影片在放映前赚足了眼球;而李安与张艺谋在美国的对谈以及斯皮尔伯格看片时哭了一个小时的传闻,也为上映提供了饱满的前戏。
然而,从点映之后的观众反应来看,该片获得的评价并没有达到预期,《归来》只拍摄了小说原著《陆犯焉识》的后30页,舍弃了太多内容,沦为一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爱情电影,被不少评论戏称为一部老年版或者说深情版的《山楂树之恋》。
原著作者严歌苓希望作品具有“抗拍性”
老实说,《归来》之所以令人期待,除了张艺谋的名号之外,与严歌苓的原著《陆犯焉识》有密切关系。
这部出版于2011年的小说,以严歌苓的祖父为主要原型,描写上海大户人家聪慧潇洒的少爷陆焉识,为了逃避没有爱情的婚姻而出国留学,学成回国后在继母和妻子的夹缝中生活。上世纪50年代,他因为家庭出身和书生意气,在西北大漠上劳动改造了20年,文人的华贵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20年里,他一遍遍反刍着自己的前半生,终于确认了对妻子的爱。活着、回家、与妻子重逢,成为他坚持下来的唯一理由。然而,当他终于回到家里,苦苦等着他的妻子却失忆了……
严歌苓自己曾经说过,她要用这部作品来证明自己并不是只擅长写女性。为此她准备了10年,将陆焉识的命运铺展在历史这块庞大坚硬的底布上,探寻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际遇,更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
与此同时,严歌苓还给自己提出了另一个要求:抗拍性。“就是拍摄不了的”,她这么解释。于是我们看到,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里,《陆犯焉识》把宏大叙事与个人经历交织在一起,像一面多棱镜,映照出知识分子对自由的追求,特定环境对人性的磨砺,还有陆焉识和冯婉瑜一再错身而过的爱情悲歌。
只用原著最后30页,影片失了灵魂
而张艺谋偏偏就选择了这样一部作品。片名《归来》一语双关,是说陆焉识,也是说他本人要回归到自己赖以成名的文艺片领域。线上线下,“张艺谋归来”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昨天下午3点,新衡山电影院的点映场几乎满座,其中一半以上头发半白。张艺谋此前说,任何小说改编都是导演找自己最感兴趣的篇章。于是人们好奇,他会截取哪一段?
结果《归来》只用了原著最后30页:陆焉识逃狱回家却遭女儿告发,与冯婉瑜在车站匆匆一见又被抓回大西北。3年后,当他名正言顺地归来,冯婉瑜已经不认识他。在将近两个小时的篇幅里,陆焉识一次次试图唤起妻子的记忆却总是无功而返,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在一碗汤的距离照顾她。
很显然,《归来》弱化了原著中磅礴的时代背景,而仅仅聚焦于情感表达。尽管张艺谋说,情感永远不会变,“故事打动你,就是情感打动你”,但观众并不满意。有影迷用“割裂的归来”来形容该片,指出在原著中陆焉识曲折磨难的前半生,才是其最后所有深情的源头。在那漫长的20年里,他经历的每分每秒,都为情感和命运的最终走向埋下伏笔。《归来》舍弃了这一切,于是沦为一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纯爱故事。这样的去时代化处理,让人想起张艺谋当年的《山楂树之恋》。
毫无疑问,对于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不能要求二者一模一样。但正如有影迷所说,丧失了《陆犯焉识》的前半生,《归来》就丢掉了灵魂。既然这样,又何必扯上原著这杆大旗?
文汇报首席记者 邵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