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赋”是中国音协竹笛学会的成立音乐会。整场音乐会难能可贵的是:当绝大多数传统音乐品种趋于地域风格淡化、消解的倾向时,13首笛曲的布局有意间隔了曲笛、梆笛及各地音乐色彩对比。郝益军的《凤阳歌绞八板》从鲁西南鼓吹曲中移植而来。曲祥的《走进快活岭》是溢出喜气的山岭小唱。马迪的《塞上风情》让人想起“泪蛋蛋”的调子,“商-宫-羽-徵”四度下行让陕北味儿毫不遮掩地淌出来,挑高的音区音色略薄,却足以穿透塞北地貌的辽远高山,撑开内心的声音想象。蒋国基的《水乡船歌》句句蜿蜒却不觉拖沓,涓涓溪流与江南景致渐次融合。王次恒的《遐方怨》与孙永志的《燕归来》颇具古意,张红阳的《断桥会》宛若倾诉,易加义的《夏日时光》别具一格,戴亚的《秦川情》则塑就了八百里秦川一幅黄褐平原的浓郁。
然而,这场音乐会也有遗憾——略觉少了点新鲜的声音。经过数十年求索,过去的“三段式”、“移植曲”已不能完全代表历久弥新的竹笛声音。写到这里,想起一场叫“秋问”的音乐会,上半场是清一色的传统作品,下半场藉此流向当代。彰显“古之又古,新之更新”的立意,怀旧的好意头如果能新旧呼应是否愈发明晰?毕竟,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声响的时代。
但“笛声赋”的感怀姿态,仍然是弥足珍贵的。音乐会压轴之笔,94岁高龄的陆春龄以一曲巴乌独奏《节日歌舞》让人难抑激动;由他领衔合奏的《欢乐歌》归还传统,唤起了记忆深处的声响。可以说,近代笛乐百年风雨高度浓缩在“笛声赋”的舞台上。回过头来看,音乐会所选曲目年代大多集中在上世纪70-90年代,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20世纪传统器乐的遭遇:当笛乐、笛人的“民间生态”纷纷走向专业化道路之时,西方影响下的“国乐”话语方式、乐队形式有了不同以往的形态。转型的迫切写就了这段特殊的历史。笛乐已然走过一个世纪,有太多无法忘却的声音。
文/刘姝彤(作者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