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嘉宾:
肖焕禹 上海体育学院 教授
陆小聪 上海大学 教授
顾晓鸣 复旦大学 教授
陈玉忠 上海体育学院 教授
意义毋庸置疑
肖焕禹:
北京和张家口申办冬奥会,这个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展示和提升的过程。通过申办冬奥会,一方面从政治角度塑造国家形象,推动城市建设,借此“大事件”加快解决城市中存在的空气、食品、交通、建筑甚至文化等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也通过申办冬奥会,促进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冰雪运动,推动冰雪运动的场地建设,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对于北京和张家口而言,申办冬奥会有一定的优势,从国家领导到申办城市对于这次申办都很积极,我们应该有信心。但同时,客观上的不利因素,也的确不可回避。比如,根据国际奥委会不成文的“洲际转换定律”,当2018年冬奥会落户韩国平昌,2020年夏奥会又将在日本东京举办,北京和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几乎被认为不可能成功。此外,北京和河北的天气令人担心,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也不均衡,喜欢冬季项目的群体主要集中在东北,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盲区”。
陈玉忠:
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的意义毋庸置疑,国家需要这样一个赛事来作为展示软实力的平台。
不过,我个人也有点担心。首先还是环境问题,北方雾霾不断,如果无法达到国际奥委会的环保标准,恐怕会产生很多麻烦。其次,北京与张家口一旦申办成功,人们心中都会将北京夏奥会作为比较标准,无形中会为京张带来巨大的压力。
陆小聪:
申办奥运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张家口当地发现了优质天然雪场,这是“地利”;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多人开始前往那一带滑雪,相关产业链也正在形成,这是“天时”。
至于“人和”,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全国民众进行统计调查,分别在北京、张家口以及其他地区收到2500份调查问卷,民众支持率达到了94.8%,其中北京的支持率为91.8%、张家口为99.5%。而我认为,除了这些调查数据,让普通的市民实实在在地了解到举办奥运会能给他们带来哪些好处,才能真正达到 “人和”。
创新运营模式
陆小聪:
申办奥运会的程序,有专门的团队在执行,我更关心的是京张应该怎么去办。从目前来讲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政府不参与,完全由民间自发完成奥运筹备、举行的全过程。第二种是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政府与社会协作,这样的模式承办成本较低,影响也相对而言不会那么大。第三种就是像索契冬奥会这样,全程由政府主导。
我认为北京、张家口申奥不应完全由政府“埋单”,否则对于社会的管理创新而言是一种后退。如果能由政府负责管理,社会团体、商业资本共同参与奥运会的筹备与举办工作,这对于转变社会运营方式有着重大的意义。
此外,今年冬奥会收视率很高,在观看过程中,国民对于中国代表团的金牌多少并不如从前那么在乎。即便中国选手没有拿到金牌,一样看得津津有味。胜则固喜,败亦欣然。可见,国人已经开始把奥运会视作为欣赏的过程,社会心态跨越到一个新阶段。老百姓对于体育的诉求已经不在于比赛成绩的高低,而是自身休闲的需要。同样,从举办奥运会的角度来说,我们也要转变从前什么都要做第一的心态。奥运会作为一个媒介,将信息传播出去,让最好的元素一同迸发出来,这就是奥运会的价值。
陈玉忠:
“瘦身”、环保,是近年来奥运会的发展趋势。每一届奥运会都需要建设大量的场馆,而在奥运会结束后,不少场馆的利用往往有些尴尬,一直以来困扰着举办城市。
相比之下,伦敦的理念很清楚,就是办一届可持续的奥运会。旧区环保改造,场馆赛后移除,英国向全世界传递了一种环境保护的信息。我国在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也应该延续这种理念,才能得到更多的认可。
至于办赛模式,从奥运会的历史上来看,有商业化模式、政府主办模式等很多模式。如果政府主导力量过大,投入机制、运作机制完全根据其意志来,势必会带来弊病。而极端的商业模式也有很多弊端,一味为了经济利益,与奥运会的初衷不符。
北京、张家口的申办,不妨将几种模式更好地结合,把各种模式的弊端尽可能去除。这样来办奥运会,是不是更能体现出民众的利益、社会的需求?
文汇报见习记者 谢笑添
记者 谷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