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姚一飞
信奉“事业和家庭同样重要”,私人时间大量被工作侵占,每天做家务的时间少于一小时——大大少于我国城市职业女性工作日102分钟家务时间的平均值……昨天发布的《上海女性新闻工作者调查报告》表明,女性已经名副其实地占据着沪上新闻工作者的“半边天”。这个群体普遍高学历、事业心强,但她们也面临着来自工作和家庭等一系列困扰。
昨天发布的这一报告,由上海市记协女记者工作委员会确定课题,委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施调查,30多家上海本地新闻媒体参与配合,历时半年完成。
调查显示,女性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的评价较高,超过九成的受访对象认为自己在熟练运用外语采编的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开展社会公关活动能力三方面的能力强于男性或与男性一样。
但“新闻女强人”的工作强度,也超出很多人想象。这次调查中,75.1%受访者表示通常晚上11点后才入睡;晚上回家后没有继续工作的人仅为29.7%;73%的调查对象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为1小时以下。此外,65%的受访者认为,新闻工作对她们的爱情、婚姻和家庭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由于工作时间的不稳定,可以自由掌握的时间难以确保,不仅影响到女性新闻工作者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了她们的家庭生活品质。
这次调查同时显示,受访的女性新闻工作者中,只有4%的人认为“家庭比事业更重要”,39.2%的调查对象认为她们能够兼顾二者,37.1%的女性认为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换言之,近八成女性新闻工作者认为家庭与事业同样重要。
昨天的报告发布会暨研讨会在文新大厦举行。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新闻学会会长宋超,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领导以及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
关键词:职业倦怠症
报告揭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95%的受访者表示,新闻职业曾给自己带来高度的职业自豪感,但如今,这份自信却在衰退。如今仍保持着强烈自豪感的只剩不足三成。
报告指出,超过六成的女性新闻工作者出现职业自豪感衰退,和“职业倦怠症”有关。职业倦怠常出现于特定行业的转型时期或宏观经济低迷时期,主要表现为个人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等。
就女性新闻工作者而言,出现职业倦怠的诱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不规律的作息和较大的工作强度,使家庭责任相对较重的女性备感压力,尤其是生育期前后;职业晋升和发展空间相当有限,通常入职5-6年后会遭遇“天花板”,难以突破;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新闻工作的光环在褪色。
针对女性新闻工作者的现状,调查报告呼吁,针对生育期女性新闻工作者,可实行“1+3”的“居家式”特殊工作模式,其中“1”是指怀孕期,“3”是指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的三年幼儿期。所谓“居家式”,主要是指在家远程办公,或上半天班休息半天,或工作半周休息半周。
文汇报记者 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