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中国
在内容上,“段子”肯定会更加“接地气”、更本土化,符合国内的风土人情。在表现形式上,个人巡演和电视脱口秀并重。
为了白宫记者年会,黄西本来准备的20分钟表演时间被压缩到15分钟。当时,他觉得,演完以后没人骂就行。“那些媒体记者,最高法、众议院、参议院的人,都是搞文字游戏出身,以前看美国知名脱口秀演员表演,也不怎么笑。”黄西事后依然谦虚,“这次,我能成功应该是得益于用词的调整,借高深的词汇让他们知道,我也了解他们的圈子。”
黄西解释:在美国,脱口秀表演讲求精炼,基本上几句话就要抖一个包袱,好比写作文要删掉大段大段的废话,去粗取精。只需几个简单的词句,美国人就明白什么意思了。
在他看来,中国的相声是慢慢聊,然后不经意地抖包袱。从总体上来说,相声是在讲述一个完整的虚构故事,虽然其中可能夹杂着真实的成分。脱口秀则不同,寥寥几句就出现了个逗人笑的段子。所讲的内容是真人真事,只是在讲述过程中,用了特别个性化的表达,鲜明地体现了表演者的观点。
“中国的相声演员往台上一站,观众大概就知道他要说什么;换成脱口秀演员登台,观众可能连一点概念都没有。”黄西说,正是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促使黄西在2012年毅然决定回国发展。在国内脱口秀不像相声那么成熟,所以空间很大。而且,脱口秀不讲传承,更具生命力和多样性,每个人都可以赋予表演不同的特质。
电视脱口秀节目缺失严重,也是黄西回国的另一个原因。2013年4月,他加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和光线传媒联合制作的《是真的吗?》栏目。
“这是个求真类节目,同时加入了脱口秀的元素,跟我的期望值非常匹配。毕竟,回国不久,我对国内的情况不太了解,需要先不断地学习。而且电视脱口秀不能一个人完成,需要协作团队共同参与制作。”
谈起未来的规划,黄西说:在内容上,“段子”肯定会更加“接地气”、更本土化,符合国内的风土人情。在表现形式上,个人巡演和电视脱口秀并重。
“2013年底,我在上海搞了商演,效果不错;2014年,计划在北京再搞,至于做大场还是小场,我正在考虑。当然,以后还会做巡演。个人专场是一个人讲一个半小时,现场感觉热烈,但互动略少点。”黄西头头是道地分析,“好的电视脱口秀,形式灵活,互动更多,气氛也不错。”
被问及上海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时,黄西说,他不懂上海话,只能看字幕。“海派清口跟脱口秀还是有一定区别。周立波是用地方方言在讲脱口秀,里面有独角戏的成分。而我的脱口秀更多的是逻辑笑话,强调思维。两者就像不同的音乐,即使属于同一大类,也有不同风格,只有真正去听了看了才知道区别在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曾在清华、复旦等8所高校做过巡回演讲的黄西,对留美的中国学生最有感情。他说,除了专注学业,希望中国学生还能对美国社会的风土人情多份好奇心,不要框定个人的发展范围。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英文不太好,也要坚持说。其实,只要把几个关键词讲出来,美国人也能听明白。万一遇到什么不开心的地方,更要表达。“在美国文化里面,讲出来不是没有自信、暴露弱点的表现。相反,通过沟通,他们会理解你、同情你、帮助你。比如说,大家在一起玩,中国学生觉得融不进去,被排斥了。只要你讲出来,他们就会明白怎么回事,会接纳你,和你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