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经理回村当“职业农民”
对松江区叶榭镇的农民来说,一年净收入超过10万元,如今已不是稀罕事。收入的变化,始于一场名为“家庭农场”的试验。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现代农业要培育经营主体,当年下半年,松江区开始探索发展100-150亩规模的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这既是现代农业出路的探索,也是农村土地流转等一系列制度的试点,更是推动城乡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松江案例被列入文件解读。6年间,作为松江浦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农业镇,叶榭镇提供了家庭农场的致富样本。
散地成规模兼业转职业
A15公路松江段行至浦南地区,成块的稻田与密布的河网沟渠随处可见。其中约100亩,属于同建村的孙红荣。他至今清楚地记得,初回村里筹备家庭农场时,田里杂草丛生,所有的沟渠水道都是半荒废状态,1米深的垄沟,因为久不疏通,已堵塞了。
“家庭农场试点之前,每家农户都有几亩田地,但仅供自给自足,基本没有结余,青壮年劳力都放弃种地,进城务工。”同建村农副主任黄东锋告诉记者,“种地收成不好,少数农户将土地转包给了外来户。”因为不是自己的地,外来户多是掠夺性生产,为了短期经济利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地板结,地力严重受损。
散地耕种,利润微薄。可一旦种植面积超过100亩,利用机械收割运输,就有了规模效应。记者采访中了解到,100亩土地正常种植、机械操作,净收入少则六七万元,多则超过10万元。
原先分属不同农户的几亩地,如何汇聚成一个百亩规模的家庭农场?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松江区鼓励兼业农民及老年农民将土地统一流转给村委会。村委会归并土地后,进行统一考核、公开评议,选出符合资质的家庭农场主进行生产经营。不再种地的农民除了获得与小规模耕种收益差不多的土地流转租赁费,还可以多一份务工收入。家庭农场主则通过规模效益劳动致富。数据显示,叶榭土地流转率目前已达到99%以上。
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表示,“家庭农场”模式培养的“职业农民”,解决了小规模、低收入农民心有旁骛的问题。一小部分家庭农场主扎根土地后,就能精心满负荷生产,农业生产力也由此释放出来。
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
百亩良田在手,家庭农场主种地就会挖空心思。
承包家庭农场之前,孙红荣是一家知名饲料公司的销售副经理,日常生活就是“开着车全国跑”。得知家庭农场开放申请后,他辞职回到村里。
和普通的家庭农场主不同,市场嗅觉灵敏的孙红荣一开始就想走品质之路。2009年,他在136亩地中划出十几亩早熟水稻,市场反响良好,利润是普通品种的3倍左右。此后,孙红荣将水稻全换成了早熟品种。今年,他又划出25亩土地,进行“稻鸭米”的尝试。
所谓稻鸭米,就是通过养鸭与种水稻形成生态循环,取代化肥、农药,实现种植、养殖的绿色净化。孙红荣介绍说,水稻栽播两周后,每亩田里就游进15只绿头鸭的苗鸭。在水稻的生长期,鸭子吃光了稻田的害虫、杂草,游走田间带动了泥土交换,有催肥的作用。同时,鸭子的粪便也成为水稻生长的天然养料。绿色的稻鸭米,虽然每斤售价8.5元,仍然在一周内售罄。
在孙红荣的账簿上,每只鸭子的养殖成本不到40元,售价则达100元。1000多头鸭子,连同鸭稻米,收入十几万元。尝到了甜头的孙红荣决定明年全部种植鸭稻米,鸭子也将扩容到1500只。不仅如此,他还带动周边5户家庭农场成立合作社,尝试以统一品牌进行鸭稻米的规模化经营。
同样,徐姚村农民徐梅军将182亩农田分成92亩水稻田和90亩菜园。在每年水稻农忙之余,他就把精力挪到菜园里。成熟的白菜、卷心菜、黄芽菜、小青菜,都送往农贸市场销售。趁水稻的空档,他还种上两茬玉米。水稻的谷糠、菜园的老菜叶,他收集起来喂几十头猪,猪粪再浇灌农田,生态循环,“变废为宝”成为家庭农场的基调,收入也稳步上升。
在叶榭镇乃至整个松江区,这种被称为“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模式已经推广开来。充分利用田头的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循环,还能为农民带来种地之外的收入,受到当地农民的普遍欢迎。
松江区农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家庭农场,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农民的专业化。成规模的家庭农场农民调动了积极性,提供了专业技术和管理方式的试验田。面对百亩粮田,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