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是海派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位于黄浦江弯环处的北外滩是上海名副其实的国际会客厅。上海大厦、上海邮政大楼、河滨大楼、浦江饭店作为上海会客厅中的佼佼者,是上海历史文化研究的良好载体,更是经典的北外滩视觉符号。
近日,以这四座北外滩优秀历史建筑为研究专题的小型通史“爱上北外滩”系列丛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丛书首次以单行本的形式,对四座优秀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作了独立展示,带领读者了解“最佳观景台”上海大厦、“远东第一大厅”上海邮政大楼、“亚洲第一公寓”河滨大楼和“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旅馆”浦江饭店的历史变迁和风云往事。
“爱上北外滩”
熊月之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
“爱上北外滩”系列丛书由上海史专家熊月之教授主编,《上海大厦》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叶舟,《河滨大楼》作者为上海市档案馆保管部副主任彭晓亮,《上海邮政大楼》作者为当代上海研究所研究人员黄婷,《浦江饭店》作者为外滩影像装置艺术家肖可霄。四册单行本近1000页,共83万字,包含560幅各类图照。作为人们了解北外滩、欣赏北外滩的窗口,丛书以叙事性强的故事语言,图文并茂地展示上海北外滩这四座地标建筑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
5月20日下午,由中共虹口区委、上海人民出版社指导,由虹口区档案局(馆)、虹口区地方志办公室、北外滩开发办、北外滩街道党工委、学林出版社、上海大厦承办,《上海大厦》《上海邮政大楼》《河滨大楼》《浦江饭店》的新书首发式在上海大厦举行。主编熊月之教授,作者叶舟、彭晓亮、黄婷、肖可霄等出席首发式,并与读者交流互动,共谈体会。
主编熊月之教授认为,这套书得以出版主要归功于五个“精心”。第一是精心策划。这四座建筑是展示上海会客厅风采的地方,具有公开性、公共性、标志性,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策划成书极有意义。第二是精心组织,本书不仅得到虹口档案馆的许多帮助,也邀请了来自各个专业的四位作者。他们多年从事上海历史文化研究,既抱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又有良好的学养,这共同促成了这套书的编撰。第三是精心撰写,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参考了档案、报刊资料、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口述历史,内容丰富。读者可以在其中发现自己所不熟悉的东西,读到上海历史老建筑的动人历史。第四是精心出版,这套书从编辑到装帧都十分大气精致,设计风格具有历史感。第五是精心传播。这套书把城市的历史和温度带给了人民,当我们来到这四座建筑参观时,就能感受到人文的情怀和底蕴。
▲“爱上北外滩”系列丛书主编熊月之教授
《上海大厦》作者叶舟说,对于上海大厦而言,他既是一个参观者,又是一位研究者。这是一幢十分特别的建筑,它处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汇合点,曾经是上海的最高建筑,是欣赏上海的“最佳观景台”。它在上海城市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们对上海大厦耳熟能详,对它的历史却是雾里看花。从这本《上海大厦》里,能看到详细的大厦历史:抗战时期,这里“你方唱罢我登场”,经历了许多磨难;1949年,上海大厦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也象征着上海这座城市也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改革开放后,上海大厦不断发展,同时也见证了上海的变迁。可以说,这里是北外滩壮丽梦想的见证者,它历经磨难、辉煌,最终走向美好的未来。
《上海邮政大楼》作者黄婷表示,上海是中国邮政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四川路桥北堍的上海邮政大楼是国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邮政大楼,有着“远东第一大厅”的美誉。撰写书稿时,黄婷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多方查找资料,多次咨询大楼的工作人员,最后才有了这本书最后的模样。黄婷指出,上海大厦、上海邮政大楼、河滨大楼、浦江饭店这四栋大楼非常近,这四本书也是外滩老建筑的指导手册,希望每个热爱上海、热爱上海建筑的人都可以在阅读之后,到北外滩走一走,实地打卡,更好地了解上海。
▲“爱上北外滩”系列丛书发布座谈会现场
河滨大楼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建造时,依据不规则地形,平面作连续“∽”形设计,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建成后,时称“亚洲第一公寓”,是上海最早的“水景住宅”。彭晓亮在撰写《河滨大楼》时十分严谨,查阅了大量的英文文献、早期的报纸,如针对河滨大楼开建和建成的时间反复考证,最后才得出了河滨大楼于1930年底开建、1932年上半年建成的结论。此外,他还采访了河滨大楼多位居民,力求真实详尽。
位于外白渡桥东侧的浦江饭店,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埃德加·斯诺、萧伯纳等中外名人曾经入住,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盏电灯、接通了中国第一部电话,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这里开业。《浦江饭店》作者肖可霄认为,浦江饭店是一个经典海派建筑的视觉符号。作为一个摄影师和文艺青年,他曾经坐了1000次公交车,只为拍摄浦江饭店的照片。它还是一个饭店业的传奇,承载着许多深厚的历史。因此该书以浦江饭店的历史、文化名人为切入点,记录在这里发生的历史点滴,和文化名人的往来轶事,并收录多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现浦江饭店的前世今生。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