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作家代际差别研究》洪治纲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
■欧阳光明
洪治纲一直喜欢立足于文学发展的前沿地带,对文学的最新发展动态予以跟踪和阐释,并在各种前瞻性的研究中,为人们提供种种新的研究视野或方式。在其最近出版的《中国新时期作家代际差别研究》一书中,作者依然展示了他那犀利与精确、热情与率真的研究气质。通过大量的阅读、详尽的材料、严谨的评判,该书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新时期以来的不同代际作家群,在文学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质及其潜藏的局限性。
众所周知,新时期的文学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呈现出一种“丰富的混乱”之特征,文学发展的多元性与作家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人们把握文学的整体特征越来越困难。但是,正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的发展演变,不管多么复杂,也会蕴含着某种规律。所以,在“丰富的混乱”中,需要文学研究者去发现隐藏在其中的规律。面对着日益变化的文学生态,洪治纲敏锐地发现,随着社会变化的加剧,“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代际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剧烈。这一变化反映在文学中,则表现为代际群体的创作特征越来越明显,代际群体之间审美观念的冲突也越来越突出。正是基于这样的发现,他选择了从“代际”的角度,对新时期以来在文坛上表现得最为活跃的“50后”、“60后”、“70后”、“80后”四大代际作家群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为文学的审美格局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线索。
在书中,洪治纲将他独到的发现,分为三个部分,共计八章,进行考察、阐释和论证。第一部分包括引论和第一章,主要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详细论证,包括新时期作家代际划分依据、代际差别与个体差别的区别,以及代际差别产生的文化成因。这里,洪治纲举重若轻地将历史传统、文化记忆、现实伦理、美学观念等与文学创作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各要素融为一炉,集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文化与文学于一体,多方面探索不同代际作家群体主体意识与审美观念形成的原因及其表征。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到第五章,重点论证“50后”、“60后”、“70后”、“80后”四大代际作家群各自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不同代际作家群的审美特征进行理论阐释,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推理论证,而是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通过对个体作家作品进行审美把握的前提下,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论证的结果。
譬如,在考察“50后”作家群的审美追求时,他分别从诗歌、小说等领域,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审美判断,在充分尊重个体作家不同审美追求的前提下,从“对启蒙主义的维护与彰显;对历史意志的解构与重构;对现实矛盾的聚焦与批判;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反思与探讨;对人性理想的捍卫与张扬;对现代主义的积极引鉴与运用”等六个方面,完成了对这一代际作家群审美共性的归纳论证。并指出,“就这一代作家的整体创作而言,宏大的精神视野,强烈的‘载道’意愿,自觉的现代意识,一直是他们最为突出的创作特点。”在探索“60后”作家群的审美追求时,洪治纲认为,“‘60后’作家群是一个充满理性精神和个性气质的写作群体。他们很少认同那些潮流式的写作,也不太关注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而是恪守创作个体的审美经验与思考,张扬个人化的审美理想。”而作为“夹在两个显赫的代际群体”之间的“70后”作家群,由于生命经验中少了历史赋予的荣耀,也因为种种现实的羁绊,而无法全面认同消费社会对文学创作的规约,从而不得不在尴尬的处境中,顽强地进行艺术突围。“他们的创作,不仅有效地展示了自身独特的、异质性的审美体验,传达了重建日常生活诗学的艺术理想,也在顽强的艺术突围中体现了良好的叙事潜能,并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审美经验。”“80后”作家群,则是在消费型社会全面扩展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生命体验。他们的代际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从开始写作,就不必遵从传统的体制化创作思路,而是以其鲜明的市场化特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在偶像化、大众化的运作过程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格局。”
不同代际的作家群,因为不同的主体精神和审美观念,为中国当代文学留下了形态不一、内容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虽然不同代际作家群的文学创作具有不可取代的审美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创作没有局限性。更为严重的是,因为主体意识的巨大差异,思维模式和认知观念上的不同,代际交流受到严重阻碍,代际冲突时有发生,“断裂”似乎成了不同代际之间不可避免的常态模式。为了全面厘清代际差别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以及如何建构面向现代社会、确保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的代际文化伦理,洪治纲在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结语,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中肯的解决方式和建议。他反复重申“代际交流”的重要作用,但又明确指出,这种交流,必须是建立在对差异的充分尊重之上的一种平等对话。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他对文学新人、新的审美形态的守护和关爱之心。
在新时期文学研究中,对作家进行代际的分类考察,人们并不陌生,甚至还被一些人认为,这是文学研究创造力退化的表现,是批评家“懒惰”的结果。但是,正如蒂博代所言:“一个伟大的批评家和一个平庸的批评家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够给这些重要的概念以生命,能够用呼吸托起它们,并时而通过雄辩,时而通过精神,时而通过风格,给它们注入一种活力;而对后者来说,这些概念始终是没有生气的技术概念。总之,不过是概念而已。”洪治纲的文学研究,无疑赋予了诸如“代际”这些概念以生命,因而显得生机勃勃,创造性地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