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坛之火》[英]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著 王少凯译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早年就读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担任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第二十八届院长、一生写下四百万字日记、出版了《吟游诗人保罗及其他故事》《仰望星空》《自由之旅》《静水之旁》等五十余部著述——这就是英国著名散文家、诗人、作家亚瑟·本森的简历。无疑,他是一位成功之士。但是,阅读本森这部早年日记《圣坛之火》(1888-1891),却窥探不到成功之炫,更多的是痛苦与悲伤,赋予人世意义与启示。
1888年,二十六岁的本森本该踌躇满志:上年出版的小说《寂静之家》畅销,又与妻儿旅行两月,日记洋洋洒洒,尽显才子风貌。但是,正像9月8记下的,“我常常认为,人类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遭受痛苦”而一语成谶:他“似乎陷入了可怕的沉闷和寂静当中”,倍感“手脚已被捆绑”和“思想的倦怠”;内心纠缠着再也无法创作更杰出的作品之痛,又压抑着死神之魂。只能这样研判,本森过早地遭遇了所有渴望创造的艺术家们所面临的瓶颈——如何超越自己。
随着儿子患病不幸死去,本森的日记遂从随笔风格回归私密品质:真实、自然。之后,本森与妻子和女儿搬到乡下。还好,平静的生活让他感悟,“在所有破碎残缺的生命中,所有看起来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生命中,同样有炙热的火苗在熊熊燃烧”,但不出一个月,妻子病倒了。
再之后,日记在1890年9月6日戛然而止,直到1891年2月6日重启——空缺的五个月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妻子去世了;原来,女儿也走了。日记到此,达到“叙事”高潮——此前的多重迷惘之苦与时而的无病呻吟,不过都是铺垫;陡然间日记铺陈开来,是有故事、有情节、有节奏的——如小说一般。
应该说,珀西·卢伯克(本森的剑桥大学同窗)选编的这部《圣坛之火》,精心架构,匠心剪裁;风景入思,人物走心;丰盈之中蕴含跌宕,平缓之时又起悬念;兼备多种文体之美——而这,又得益于王少凯译笔的精妙与炫丽。如此,套用契诃夫《伊凡诺夫》的台词:“我是来寻找散文的,结果遇到了诗。”阅读这部日记精选的感受:先是“我是来寻找日记的,结果遇到了随笔”,后是“我是来寻找随笔的,结果遇到了小说”,再后来就是“我是来寻找人物的,结果遇到了痛苦和悲伤”。而恰恰是痛苦,让人“变得更友善,更坚强,更纯洁,更平和”,而悲伤之泪闪烁如星,“已指给我一条正确的道路”。
那些——放下的痛苦以及放不下的悲伤,都是祭奠之火,在人生之河的岸边燃烧,并“引领着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是的,因为这条路——最近,最好,也最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