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敦煌女儿》冲刺“文华大奖”正进行着紧张排练。这些日子以来上海沪剧院要数得今天下午最为热闹。拥挤的排练厅外,青年演员自发列队在走廊,等待一位特殊嘉宾——沪剧《敦煌女儿》的人物原型、敦煌研究院荣誉院长、“改革先锋”樊锦诗来了。在演出前13天,她特地受邀来到排练场,为演员们加油鼓劲。
原本因为忙碌和身体原因,樊锦诗抱歉自己身体不佳,可打开话匣子,聊起她奉献一辈子的敦煌莫高窟事业,她越说越兴奋,一口气讲了整整三十分钟。她感慨:“新一版的《敦煌女儿》从去年试首演5月22日彩排算起,我看了五次,可以说一次比一次好!最让我欣慰的是,听说你们最近在茅院长的演唱基础上,把数字敦煌给演出来了!真不简单!”
原型人物诉衷情:你们把数字敦煌验出来了!
对于连日排演的演员而言,樊锦诗30分钟的即兴发言,仿佛是一堂高质量的文化讲座。樊锦诗还担心由于近日身体状况不佳、嗓子有些哑,可没想到,她一开口中气十足,思路清晰,正如她自己的玩笑话“越说越来劲儿”。从敦煌文化的独一无二,到几代敦煌人生活的日常,再到一路见证《敦煌女儿》创排的历程,樊锦诗娓娓道来。
还记得自己2011年在人民大会堂与茅善玉结缘,她听说对方要演自己,连连摆手“这有什么好演的”。她说,“我虽然不懂戏,但知道戏剧要有戏剧冲突、戏剧矛盾。我和老彭(彭金章、樊锦诗丈夫)没啥矛盾,也没闹过离婚,日常工作就是在洞里工作,洞外研究,没啥好演的。”可是没想到,这个提议不但被茅善玉认真实践着,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了整整八年。
而樊锦诗的关注也持续了整整八年。尤其是最近一年,她感慨:“我清楚记得去年5月22日试首演前一晚彩排,我看得很感动,你们把几代人守望敦煌的文化高度演出来了。这之后我前后看了四次演出,越演越好。”
听说在讲述自己构建“数字敦煌”的一场戏中,采用多媒体手段再现了他们的工作,她更是赞不绝口。“我们几代人守望敦煌很多人一待就是一辈子,就是为保护和弘扬它。然而,敦煌壁画是用草和泥混合合成蘸着画上去的,上千年的时间钢铁都会腐蚀,更何况是壁画?”在她看来,面对日渐退化和消亡的壁画,我们唯有通过数字手段将其永久保存,才能让后世共享灿烂文明。能把这样一段故事搬上舞台,她直说“了不起”。
冲刺阶段沉下心:看录像找差距,“模拟考”寻不足
楼下《敦煌女儿》剧组大乐队练乐、第四场回炉排练陆续推进。而楼上的会议室里,上海沪剧院、《敦煌女儿》主演茅善玉带着主要演员和主创对照4月的录像“照镜子”查不足。录像里,樊锦诗一段激情满怀的赋子板,看得人热血沸腾,可茅善玉的脸上神情严肃,早在此前自己看录像时候,就已经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过于激昂,与樊锦诗当时80多岁的身份不太符合。这才有了最近召集剧组对标录像找差距的做法。
“多媒体应该在舞台灯亮后2秒再开”“驴叫声要再早2秒出”“音乐要在灯亮后就响起”——这是戏剧节奏感的微调。
“站位应该再往前走1步”“情绪还要收一点”“字幕与台词还有几处对不上”——这是观剧体验的精修。
暂停键不时按下,回看、定格如此往复,逐个画面、分秒必较地审视每一个细节。
比起此前一个人看录像,茅善玉这次的关注点更多、视野更全面。而主创的参与,也是集思广益,为作品找到了更多可以精益求精的细节。从试首演一年来,沪剧《敦煌女儿》在京沪等地上演,积累了高上座率、高票房、高口碑。一路走来,打磨未曾停歇。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茅善玉不仅召集演员看录像找不足,乐队指挥、舞台监督、场记、舞美灯光、音响,乃至装置、多媒体等操作人员都一同参与进来,各自的笔记本上已有多条记录。
“照镜子”所找到的不足,是为“十二艺节”冲刺,更是为了此后以更好的面貌面向观众。为了在参加“十二艺节”前有更好的实操机会,剧组还将于5月25日、26日移师江苏海安大剧院,在那里进行最后的合成联排,并在26日晚上进行一场“模拟考”,接受观众的检阅。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