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修渠委屈当茶饭,为修渠黑发已霜染。女儿幸福我亲手断,婚期推迟再嫁难。只盼望一片荒土变青山……”讲述村支书黄大发前后历经36年,带领数百村民用钢钎凿、风钻敲,挖出一条9千多米“生命渠”的黔剧《天渠》,今晚由贵州省黔剧院在浦东新区群星剧场上演,全剧网络直播吸引了超过36万人次观众在线观看,6万多点赞。
天上一条河,地下一条渠。“时代楷模”黄大发的事迹,观众已耳熟能详,搬上戏曲舞台,如何令人耳目一新?
“用土生土长的当地语言,才有贵州土地的气息。”编剧曹海玲表示,该剧塑造人物力求贴近真实,“黄大发13岁就失去双亲,吃百家饭长大,因此对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而以黔剧表现工程的艰难、对苦难的呐喊、对命运的抗争,也最能体现这一方土地上生存的山民的精神特质。”
“天渠之所以叫天渠,是因为它确实是在万丈悬崖上一米一米凿出来的。”曹海玲说。60年代修渠失败后,90年代黄大发重新提出建渠,连家人都反对,他“心操碎,血熬干,落得个孤家寡人也要干”,重新凝聚全村的信心。最危险的峭壁,连施工队都不敢下,黄大发腰上栓条绳,身先士卒说下就下。
“剧本创作出来后,我们去村里采访黄大发老人,走到水渠上,走到悬崖峭壁间,才明白为什么这条水渠修了36年。” “黄大发”的扮演者朱宏说,塑造村支书对他的演员生涯是头一回,农村现实题材更让他感受到非同一般的震撼:“黄大发老人为了修渠,带头捐出全部家当;他的女儿因为上渠劳动,感冒引发肾炎,无钱治病死去……作为最基层的共产党员、村支书,他一门心思扑在帮乡亲脱贫致富上,这种精神真正打动了我、感动了我。”
《天渠》创作过程中,黄大发一家慷慨给出了在舞台上使用真名的授权。而该剧在贵州首演,黄大发看到第四场戏就涌出热泪,后来更看一会儿就忍不住趴在桌上哭一会儿,工作人员都含着眼泪为他递纸巾。他的女儿和孙子,都在修渠过程中死于贫病交加,没能看到舞台和现实中,团结村如今的生态美、百姓富。
此次来沪演出,黔剧《天渠》成为了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参评剧目中,首个网络直播的节目,不仅让来到现场观众“几度泪目”,更多观众也受到黄大发坚毅信念的感染。近三百名观众在线写下了他们的心声,有观众表示,“一段说说心里话唱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千疮百孔心不改,向黄大发这样的楷模致敬!”
该剧除了音乐、念白独具乡音特色,也融入了仡佬族的音乐元素和民族服饰,展现贵州多姿多彩的真山真水与人文风情。有江苏观众表示,第一次看贵州黔剧,感谢十二艺节的平台让观众能欣赏不同地域的好剧。
作者:吴钰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