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在十二艺节上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它既不是舞剧、话剧、儿童剧,而是唯一的人偶舞台剧,不仅为孩子也为成年人展现一个关于爱和成长的故事。”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最后一头战象》制作人马晨骋在5月14日上午举行的媒体开放日上说道。
故事与硬件上都进行了全线升级的5.0版《最后一头战象》将于5月15日在美琪大戏院连演两场,以全新姿态与观众见面。
这头象不一般:高达3.8米,象鼻能喷水
在明日举行的演出中,高达3.8米的5.0版巨型亚洲象偶将首次曝光,据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筱琼介绍,3.8米高的象偶是是上海木偶剧团一次全新的突破,也是自2017年12月第一稿设计的1.0版本以来最大的一头大象。
虽然3.8米的高度比4.0版本的战象仅高出了0.6米,但其中的研制突破了传统木偶制作技艺,外观上象的体型变大了,但内里则是为了给演员“减负”,承受力的减轻也给予表演者更舒展的发挥空间。
据悉,5.0版本的战象不仅外形上更具视觉震撼,头部和四肢关节处还增加了万向动能设置,使其转动更加灵活,为木偶演员提供了更多情感传达的可能性。
而作为剧中大象情感传递最出彩的部分,象鼻功能上也有着全新的突破,不仅能卷、能舒、能摇、能摆,还新增了喷水的技能。此外,象脊背还可以佩戴象鞍。
最成熟的版本,传达人类大爱
2018年11月,《最后一头战象》在东方艺术中心进行了首演,而为在本次十二艺节上带来耳目一新的表现,创作团队在专家的指导与修改意见下调整了剧本。“如果说曾经《最后一头战象》带给观众的是震撼和刺激,那么这一次更多的是感动和震颤。”何筱琼说道。
《最后一头战象》改编于沈石溪的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了战争背景下生活在云南国境线上的傣族少年波农丁与小象嘎羧从相遇到一同成长、奋战的传奇故事。
在导演何念看来,用一头象的成长故事展现年代的变迁,正是剧目最打动人的地方。“在《最后一头战象》里,动物成为了人物,在去语言化的过程中用大象的肢体动作来弥补空白,是剧目的难点也是看点,”何念表示。
明日演出的舞美、灯光、音响、多媒体设计等各部门依旧由中外国际团队领衔制作,来自英国的多媒体设计团队59 Productions设计电影级别的舞台视觉;中方舞美由沈力团队和任冬生团队共同配合;著名作曲家彭飞联手中国首获格莱美奖的录音师陆晓幸操刀音乐,致力于呈现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战火纷飞以及人和自然的超时空对话。
此外,《最后一头战象》在十二艺节期间还将展开各类公益线下活动,包括“战象特色亲子课”与“战象步入艺术商圈”等活动。
作者:王筱丽
图片:江帆 尹雪峰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