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见证与记录了上海百年发展历程。对于现实题材的艺术探索是没有止境的,进入新时代,沪剧现实主义题材要创新,离不开对时代人物的观察,对当代题材的发散、对现实社会的观照。以改革开放先锋人物樊锦诗为原型创作《敦煌女儿》,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用沪剧来演绎,我觉得再恰当不过。关注生活、表达当代人物,使得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个题材做好。
只有深入生活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为了创作这个作品,我和茅善玉几次到敦煌深扎采风,这个过程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面对当代的舞台需求,需要对沪剧现代戏舞台的创编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惯常用说事的结构来歌颂一个英雄人物的事迹,到用说事的表述集中来表达对人物的精神礼赞。当我初到敦煌采风,让我震撼的不止是洞窟里“二十四史”背后的历史文化积淀,更让我震惊的是那些为了敦煌默默坚守的,看似平凡但又不平凡的“敦煌人”的故事。当我面对着常书鸿、段文杰等中国真正的知识分子,面朝九层楼的方向,至死都在捍卫着、守护着、维护着他们的理想——民族文明的瑰宝“敦煌”,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面对这些敦煌“守护神”,如何在舞台上呈现出“敦煌人”的伟大才是最需要攻克的课题。沪剧是善于表达生活悠长的剧种,但《敦煌女儿》的故事除了需要通过生活层面的细节来表现,更需要情感的表达和精神力量的传达,于是我们主创团队不约而同想到了“诗剧”的创作走向,这是当代沪剧需要的气质。这一版《敦煌女儿》更遵从民族诗意的原则,进行了一次创造和扩容。在表现手法上采取了倒叙的故事结构,让人物可以自由地去咏叹,去提纯、去表现。因此整个故事结构从线性的结构,用跳进跳出、倒叙的叙事方式,用常书鸿这个英灵的人物承接故事主线……让虚和实相得益彰,让音乐、形体、场面上有更多挥洒的可能。把这个英模、故事演绎得可视、可感。
尽管沪剧表现现代生活朴素的气息并没有过多受到“程式化”的拘束,但是它毕竟是用唱来演绎故事的一个剧种,在汇入中国大戏曲的过程中,我想沪剧应该彰显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地位,本着用“方言歌剧”的方法来表现樊锦诗这个伟大人物。我想沪剧应该拥有这样的一种气魄、挑战和创造。所以在舞台呈现上,用音乐剧的可动可感和大场面来表现,并运用了重唱、大合唱,以及主题歌的穿插,采用了音乐歌剧的结构,来表达人物的行为和情感世界。
“诗剧”美学观,对于舞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展现樊锦诗等一代代敦煌人“守一不移”的文化品格,舞美设计对整个舞台空间不断提纯、精炼,这是沪剧从未尝试过的。比如开场,简洁舞台上,一把椅子守望星空,一个天井映照天地。这是一种自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种守一不移的状态。我们想通过这种纯净的舞台表达我们对“敦煌人”精神的礼赞,也就是诗。对于非常能表现现代生活的沪剧来说,通过这个戏能赢得更多的机会和能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传达时代精神,表达时代诗意。
作者: 张曼君 (《敦煌女儿》导演、编剧之一)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