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一直跟着时代步伐走,坚持求新求变,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获得观众的喜爱。作为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参评剧目,沪剧《敦煌女儿》将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亮相。该剧是当代沪剧人对敦煌研究院荣誉院长樊锦诗的礼赞,是沪剧剧种的一次创新突破。眼下,《敦煌女儿》剧组上下正以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匠心”,勇担责任,提升品格为“上海品质”注入新基因。
从选题开始,我们先后用了八年时间以艺术精品的高标准不断打磨,该剧得以入选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去年12月《敦煌女儿》的主人公、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的光荣称号。这证明了我们这一题材抓准了,歌颂这样的时代楷模、表达如此正能量的主题,意义重大而又深远。
选对了人物,如何进行舞台呈现考验着我们。樊锦诗在生活中很低调,还记得她最初听到我们要做沪剧《敦煌女儿》时曾一口回绝。她说,敦煌不是某一人的努力,而是凝结了几代人的奋斗和奉献。尤其是学者的工作缺乏戏剧性,她替我们的舞台呈现担忧:“敦煌怎么来演?我们每天不是在图书馆研究,就是在办公桌上写作,要不就是钻进洞窟。我与爱人的关系也很好,没有生离死别,没有矛盾冲突,怎么写?”但我感到眼前这位身材娇小的女性拥有令人震撼的精神力量,风沙漫天,她住土屋、喝咸水、点油灯……条件十分艰苦,由于缺水,不仅洗澡困难,连喝水都要控制,这对一个从上海大城市来的女人充满了考验,她竟从满头青丝熬到一头白发,默默坚守大漠51年,在大西北书写了如此美丽、如此灿烂的人生。我对她的人格魅力充满敬意和钦佩。所以,我对她说,我们一定要演,要通过你来展现敦煌几代人的奉献精神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对文化的坚守。
为表现好这一人物,我们先后六次前往大漠体验生活,每次来敦煌心灵都会受到崇高精神的感召、洗涤。我与樊锦诗倾心交谈,深入了解,观察她的一言一行。我深深地觉得,战争年代的英雄流血牺牲令人崇敬,而和平年代的英雄奉献一生同样令人敬仰。
《敦煌女儿》剧照(沈刚 摄)
以往的沪剧剧目比较擅长表现家庭情感、悲欢离合,而《敦煌女儿》并没有多少跌宕起伏的故事、悲欢离合的纠葛,大漠戈壁、默默坚守、古老洞窟、厚重文化,这在沪剧舞台上还从未出现过,创作难度极大。但我们没有退缩,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求新求变是我们的应有之策,沪剧从不排斥现代元素的融入。剧中的很多细节是“于小处见大处、于细微中见伟大,于平凡中见不凡”。这部戏在表演方式上也和以前的戏有所不同,利用时空穿梭的手法,营造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艺术效果。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希望不仅要把沪剧的味道做出来,还要增加歌唱性,让旋律更为丰富,呈现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部戏里,我从25岁演到80多岁,从满头青丝演到暮年白发,从选择人生演到精神升华,可谓非常过瘾。剧中樊锦诗唱段都是由我自己设计,这是延续了丁是娥为饰演角色设计唱腔的传统。樊锦诗的许多唱段,我是一边流泪一边吟唱,旋律从心里流淌而出,既要表达出夫妻间丰富深厚的情愫,又要显现出知识分子特有的含蓄内敛,更要把敦煌情怀与江南韵味融为一体。为了增添表现力,我在沪剧基本曲调中增添了跌宕起伏的变化,甚至融入京剧、歌剧唱法,使之更具力度,更有张力。樊锦诗深情讲述敦煌洞窟故事的大唱段,历数着莫高窟壁画彩塑所呈现的神奇辉煌……这一唱段唤起了观众对敦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情感共鸣,让人心驰神往,并对以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人产生敬佩之情。
上演一年来,50场的演出背后凝聚了剧组160多位演职人员无怨无悔的付出,同时也收获业界与观众对《敦煌女儿》的美好愿景和无限期待。我们还将继续打磨调整每一个细节,以真情回馈观众呼应时代,努力唱出属于这个时代沪剧的“文化强音”。
作者:茅善玉(《敦煌女儿》主人公樊锦诗饰演者、上海沪剧院院长)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