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海大剧院的舞台异常忙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装台、合成,剧组正在做最后的打磨与调整。5月18日、20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担纲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演出,并将角逐“文华大奖”。
这台舞剧也是许多观众心心念念的好戏,舞蹈爱好者纷纷把它加入到“必看戏单”中。去年12月试演,今年3月开启巡演,4月在上海正式首演,5月11日、12日再度上演,不到半年近30场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十二艺节”第一天开票,在售票点排在前三位观众不约而同都选购了《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戏票。甚至连北京、西安、成都等全国各地舞迷都在询问,“电波”何时能到当地演出,让他们一饱眼福。在社交网络上,很多网友二刷、三刷之后写下一篇篇饱含感情的repo(观戏报告),这些最热情的观众大多是80后、90后,甚至00后。不少网友还大力推荐朋友走进剧场观赏,成为一名《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自来水”,已经有人把这种观戏、评戏的热潮为“电波”现象。
“60年前就有一部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次我们在舞剧创作中探索了全新理念,不同的美学表达和艺术呈现样式会给观众带来不一般的观戏体验。”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说。舞剧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通过独特表现形式,把石库门、弄堂、马路、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舞台上,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了为我党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传承和弘扬上海红色文化。
“这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美学记忆。”编剧罗怀臻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可以有年代感,但不应有年代的局限,它可以穿越时空,带给观众属于这个时代的美的享受。《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人公对信念,对理想的坚守是超越时代的,当这种坚守化作对家庭、对岗位具体的爱,足以打动观众,也足以吸引80后、90后,甚至00后走进剧场,接受信仰的洗礼。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今天的80后关注上世纪的同龄人,通过创作演出感染当下的青年人”的作品。以总编导韩真、周莉亚,作曲杨帆为代表的主创团队,以及由青年舞蹈家王佳俊、朱洁静、侯腾飞、王景领衔的上海歌舞团演职员队伍,都是一群年轻的80、90后。
“小时候,在父母的讲述中,我们就看过《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老电影。之后,随着自己学习成长,走上创作道路,总感觉有一些东西埋在心底。”韩真告诉记者,直到第一次触碰真正的红色题材,胸中积聚多年的东西才喷发出来。“因此我们倾其所有,把所有的艺术沉淀和经验都给了这部戏。”
周莉亚说:“在创作采风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主创团队一次次查阅革命先辈们珍贵的历史资料,一次次赴上海红色教育场馆采风,革命先辈们的崇高信仰、坚定信念和无畏牺牲,深深感染了他们。“我们把自己抛到了那个时代,去感受先烈的牺牲,感受他们的青春力量。用舞蹈语言把这种力量展现到舞台上,传递给更多年轻人,是我们80后创作者应有担当和责任。”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取材自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以解放前夕英勇牺牲的我党地下工作者们为创作原型,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全剧时长约两小时,分上、下半场,从李侠与兰芬假扮夫妻在上海开启潜伏生涯开始,隐蔽战线的漫长岁月里,他们每日行走在生与死的刀锋上,秘密用电波传递着情报。在谍影重重的上海,他们身边充斥着暗箭冷枪,数不尽的同志英勇就义,撕心裂肺却唯有吞声饮泪。无声的枪口,紧张的追逐,李侠夫妇一路患难走过。“天”快亮了,却迎来生死抉择。坦然发送出最后一份电报,李侠笑对牺牲!“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王佳俊在剧中饰演李侠,他和牺牲时的烈士李白几乎同龄。“我感觉在舞台上演出时和英雄是平行的,有着一种灵魂上的交织。”他说,“曾经有那么多像李侠夫妇那样的地下工作者,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付出生命,付出最宝贵的青春,我希望用自己的舞蹈语言向年轻人展示先烈们的故事,让大家去了解、去认识那些不能被忘记的人。”
朱洁静在《朱鹮》中表演,曾经让很多观众评价她很美很仙,“像一缕飘在天上的烟”。但《永不消逝的电波》里兰芬的角色演绎过程让她放下、回归、打破、重塑,“这部舞剧不仅让我变回了人,还重重地踏到泥土里,重新认识了什么是表演,什么是塑造人物。”舞剧的创作过程,也是他们艺术生命经历磨练、成长及蜕变的过程,最终舞台呈现所传递出来的信仰、信念以及奉献、牺牲精神,深深感动和感染着70年后的今天享受幸福生活的每一个人。
作者:宣晶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