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2日,马小茂摄于长宁
2022年3月30日这天,我如常从公园锻炼回来,一进小区顿觉气氛异样。楼门前众人三五围聚,议论纷然,而习惯于“躲进小楼成一统”,只是埋头读书写字的我,直至此时此刻,方才后知后觉获悉,浦西将于隔日封控。又听闻说不过是三四天的事,于是并未放在心上。
欲进电梯时我转念一想,毕竟平时不做饭,但水果跟蔬菜尚不能缺,于是转身出来去往小区附近的商铺。远远就看见街边一溜店面,人头攒动,无一例外。我跟随人潮挤进店里,人潮汹涌中不乏因为争抢不到心仪之物而大动肝火的。有人大包小袋从身旁经过,恨声道,“还没封城,菜价已然一个跟头翻几番……”这一瞬间,我忽然有了紧张感。也顾不得精挑细选了,随意装了几样蔬果,想着够几天吃就好——天气渐渐热起来,囤那么多真有必要吗?
世间事,事事难料。疫情形势急剧恶化,上海本地感染人数陡增,事态急转直下。而我居住的小区,这一封,已然过去了十天。如我一样的“单身贵族”并不在少数,平时不开火烧饭,点外卖迅捷且便利,然而因为疫情日趋严重,快递陆续关停,我的日常生活顿时陷入囧局。那些素日里频繁登录打卡的“叮咚买菜”、“美团”、“饿了么”等诸多APP,每次上来均告无果,根本买不到任何东西。再后来发现,要靠手速,要抢!无奈我点单点到手指抽筋也不敌筋膜枪的速度,最终收获一场寂寞。
随着我们小区一而再再而三“荣登”疫情榜单,不烧饭的我,家里找得出来的能吃进嘴里的东西,逐日匮乏,方便面一包都要分成两顿享用。那天,在水槽下面的柜子深处翻出一袋“山西荞面灌肠”,大喜过望,三四口吃个精光,直至最后一口落肚方才发现,怎么有点粘牙?拿过包装纸查看,已然过期半年有余。随手在朋友圈戏谑一句,“疫情期间,不存在食品过期……”却不料立刻有邻居看到,几分钟后,我家门前出现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两根黄瓜外带一袋牛肉干跟三只番茄……
路转陡,疑无地。政府配送的生活物资几经艰难辗转,终于抵达我们小区。而因为这是个老小区,此时并无一个成熟的居民联系群。且上千号居民中,不乏老弱病残,封闭在家多日的左邻右舍,人人如笼中困兽,外界消息完全不得而知。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历来的英雄,总是在最危机紧要的关头出现,我们小区亦是如此。这一天,我正窝在床上看书,借“精神食粮”打发难熬的时光,忽听得门铃响起。猫眼里看见一个志愿者,从头到脚给一件白衣紧裹着立于门前,递进来一包蔬菜,我忙不迭连声致谢,他已经递过手机来,说,“请加我微信,有任何需要帮忙,进群……”并再三提醒我务必不要出家门,而直至此刻我方才知晓,危险如影随形,我们楼里已有多位阳性确诊患者。许是看出我面部表情万分惊恐,他笑着说,“勤洗手,多消毒,太阳好时多开窗透风,放松心情,没事的……”我紧张的神经立刻松弛下来。
因为有了志愿者主动请缨,勇于肩负重任,我们大楼上千号居民终于也有了互助群,名曰“和谐一家”。群主在群公告里广而告之——“上海定能挺过去,不需要无端猜测指责……大家携手,和谐互助迎黎明。”这一阵在网上已经看到过太多负面消息,我只想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疾病从来都不是罪恶。疫情发生,亦并非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的百姓的原罪呵……暗黑时刻,我觉得自己必须站出来表明心声,不负这些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想了一想,我在群里贴了这么一段话:
“我热爱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上海,历来不排斥不挤兑新上海人。我回沪多年,为之努力奋斗拼搏了近二十个春夏秋冬,这座城市里有我的挚爱与亲人,在这个明哲保身的时代,一个人,作为完整而成熟的独立个体,请坚信子夜终将过去,墨云压城,却永远无法阻挡那正竭尽全力云聚而起的光明。既然灾难已经降临,无处可逃亦无路可选,作为本小区一名普通业主,我坚信人民的斗志,坚信人民的顽强与坚韧。”
年岁渐增,站在不惑之年的十字街头,年轻气盛时的我,与今时今日的我,四目相对,两厢无语。光阴荏苒,一霎眼,我已回沪十多年。买房搬来此地一住至今,掐指算来,已是第十三个年头。习惯奔波忙碌讨生活的现代大都市里的每一个居民,素日里只是疾步匆匆,各自心怀梦想,埋头努力。当疫情突如其来,从未曾谋面、更无从相识的小区上千号邻居,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没有人能未卜先知,却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彼此不约而合,瞬息之间已经背靠背,紧密团结起来。
现在,因为有了志愿者,小区居民人心安定,面对大楼里仍不时会出现的确诊案例,心情跟心态上均有了质的改观。大家不再心怀恐惧,而是坦然面对并接受。我给志愿者起名“白衣骑士”,他们日日昧旦晨兴,夜而忘寝,奔波于小区内外。
大楼里的上千号居民,得空便会上群里看看,彼此友好协商,以物换物之风很是盛行——“洋葱换黄瓜,三比一,有人换不?”立刻有人做出回应,“白萝卜有没?胡萝卜换两颗小青菜亦可……”
住在我家楼下的是一位退休护士,极少开口,也上来留言“如哪位居民身体抱恙,请艾特我……”仿佛给众人吃下一颗定心丸。大家纷纷自报家门与姓名,一时间,其乐融融一家亲。面对此情此景,我几度湿了眼眶。想到那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人之可怜,其实原本并不在于金钱之多少,或官爵之高下。病毒来袭,面对四面八方突如其来的恶意,身处网络时代,自媒体泛滥,如果我们不能昧着良心喊口号,说假话说空话,那么请三缄其口,保持冷静。沉默的力量,远要比高语喧哗来得更有效,且更为猛烈。
此刻清冷的窗外一片宁静,一只肥猫不知打哪儿爬上对面人家的阳台,浑身黝黑,毛发光亮,许是受到笼中鸟的诱惑,正企图登爬那阳台外的密匝紫藤跳入房间。待我定睛细看方才发现,那家男主人正端坐于窗下抽烟,忖度之间那只猫倏然跳去,眨眼便没了踪影,仿佛做了一场梦。
白天总在千篇一律的基调之中开启,我的电脑从早到晚开着,近一个月来,我每天要听的歌是“勇敢的心”。汪峰粗狂豪放的嗓音滚滚而来——
这是飞翔的感觉
这是自由的感觉
在撒满鲜血的天空
迎着风飞舞
凭着一颗永不哭泣
勇敢的心……
谁家的窗子大开着,有人在吹口琴。琴声呜咽。我站到小阳台极目远眺,不远处的天主教堂一片安宁, 几只麻雀远远地停驻在高压电线上。它们是在哀悼昨夜已逝的愁苦与无奈?拟或是在为五线谱留下某一个崭新的音符?
完成今日工作,我打开手机上群,看看今日话题。有人慨叹,“新冠历三年的春天,只能闭门云赏花云踏青喽……”不乏有人写下疫情过后的出行计划。但于我而言,此时此刻心心念念的却是:
祈祷疫情早日结束!待等我们大楼彻底解封那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登门感谢这些小区志愿者。期待那时可以一观“庐山真面目”,正儿八经重新互相认识,近距离握手寒暄,把酒言欢亦未尝不可!
而现在的我,作为小区里极其普通的一名业主,我愿意,我也暂且只能够拿起笔来,将出现在我身边的活生生的“平民英雄”一一纪录,让这些志愿者在我的笔下得以鲜活。即使有朝一日灾难过去,这些感动都将铭刻于心。
今天绝早醒来,昏暗中手机信号灯在闪。打开来看见志愿者小涂发来的微信,“姐,我刚忙完,你有任何需要帮忙,随时找我,我家还有些没吃完的蔬菜,只给需要的人……”信息发送时间显示为凌晨午夜。我的眼前一片迷蒙。
窗外阳光正好,我的猫静卧在一片璀璨日光里。耳畔再次传来小涂的声音,他每天要频繁奔波于全小区区域,日行几万步不止,此刻他正举着电量不足的小喇叭广而告之,“足不出户抗疫情,风雨同舟共命运,一日三次要提醒,今日继续做核酸……”
完稿于2022年4月12日
作者:王 瑢
编辑: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