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莱齐奥在南大上课
老友勒克莱齐奥,在南京大学任教已经近九个年头了。新冠疫情出现以来,他一直困在法国。我隔段时间就给他打电话,想了解他和家人的状况。可是每一次,不及我开口,他都迫不及待地先问我,问我中国疫情如何,生活是否正常,问得最多的,还是南京大学的学生。他在电话中不止一次地表示遗憾,疫情之下无法与往年一样来南京大学给本科生开课。他说,他很想念他的学生。
勒克莱齐奥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1年被南京大学授予名誉教授,后来又被聘为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和南大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驻院本科生导师。他每年都会在南京大学开设为期三个月的通识课程,面向全校的本科生。学生选他的课,实在是太踊跃了,能选上他的课,都说是“中奖”了。学生从开始慕名而来,到后来真心喜欢:南京大学的学子都亲切地称他为“勒爷爷”。
南京大学仙林校园内外,经常能看到勒爷爷的身影:他是和园水果小店的常客,总是笑眯眯的样子;他喜欢骑着自行车去学生食堂吃饭,两个菜,一碗米饭,吃得美滋滋的;学生到他办公室,他总是马上起身,一米九○的他,深深地一弯腰,请学生坐下细谈。
课堂上的勒爷爷,更是可亲、可爱与可敬。从2013年开课至今,勒克莱齐奥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课堂风格。他的上课时间通常在傍晚,学生们刚吃完晚饭,陆陆续续走进教室里落座。临近上课时,他会在一片交谈声中缓缓起身,清清嗓子,微笑着用中文说一声“你好”,于是师生相视默契一笑,教室安静下来,课程便就开始了。
这句雷打不动的开场白宣告着一场精神盛宴的开场。课堂上的勒克莱齐奥是一位热情的分享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读所见所思与学生们共享。八年来,他主持的这门通识课程,没有任何的重复,课程名称有“艺术与文化的非线性阐释”“文学与电影:艺术之互动”“守常与流变——世界诗歌欣赏与阐释”“叙事的艺术:小说的诞生与演变”等,主题涵盖小说、诗歌、绘画、电影、神话,涉及欧洲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南美洲的印加文明、亚洲的古波斯文明等,论及的作品从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到中国的《红楼梦》,从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到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可谓五光十色,兼容并包。
准确来说,勒克莱齐奥并不只是在“教授”这些知识。诚然,他会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生动地讲述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简要地介绍一种艺术的面貌、精髓与神韵,但他更希望通过他开启的路径,学生们能构建起对这些文化感性直观的个性体验。为此,他会邀请学生走上讲台朗读诗歌选段,会为大家展示胡旋舞的视频,也会同大家一样为某部电影里的有趣桥段而会心一笑。在他的课堂上,无论众所周知的主流文化,还是鲜为人晓的边缘文化。无论所谓阳春白雪的艺术经典,还是下里巴人的大众创作,统统鲜活起来,跳出它本来的历史时空,与当下的人相连接。不仅如此,作为老师的勒克莱齐奥结合作家的天马行空与旅行者的博闻强识,不断在不同历史、不同地域的文化实践中寻找呼应、联系,将它们连为一体。在他看来,重要的并不是尝试在这些文化之间构建出某种等级体系,相反,应该让这些生命相互对话、彼此交流。或许,勒克莱齐奥在课堂上真正分享的,正是他的视野与视角,是他观看世界的独特方式。他是个讲述者,也是个启发者,他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拥抱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课堂之外,勒爷爷更像一位慷慨的帮助者,会尽己所能给予学生所需。他会拍下学生们想要阅读的书籍章目,与学生分享;甚至有时,当某段文章没有中译本或英译本时,还会亲自翻译出书中的片段,供学生阅读。对于上过自己课,有一定了解的同学,当他们计划参加国际交流或是出国深造项目,需要推荐信与推荐意见时,勒克莱齐奥也会欣然接受,并亲笔撰写相关材料。对于笔耕不辍的勒克莱齐奥来说,这些事情当然会占用他不少时间,不过他总是乐意为之。有时我会想起他曾经说过的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二十多岁的时候,勒克莱齐奥曾想通过一个法国民事合作项目到中国交流。意愿之强烈,甚至看到尼斯傍晚橙色的天空都觉得是个好兆头。不过最终他落选了,为此大失所望。或许是这段亲身经历让他格外乐于成全学生们的追求?归根结底,勒克莱齐奥给予学生的支持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他鼓励学生拥抱世界,鼓励他们表达自我:遇到独特的观点,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成熟的论述;遇到出彩的文章,便鼓励对方寻找机会发表,甚至会建议适合的期刊与平台;至于那些就人生选择向他提出疑问的青年,勒克莱齐奥则会鼓励他们勇敢尝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勒克莱齐奥微笑着为学生鼓掌
勒克莱齐奥对学生们精神层面的影响,不仅是通过他与学生间的言语交流而实现的;举手投足间,他所展现出的诸多品质,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我认为,他与学生相处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特质都可以被概括为一位真正的“交流者”的品质。
首先,真正的交流者常怀谦逊的好奇心。他坦然承认自己知识的边界,并以恒常的热情关注未知。这方面有个例子颇为经典。一次上课时,勒克莱齐奥讲到玛雅文化中的羽蛇神,认为他与中国龙不乏相似之处。立刻有同学举手反驳,认为中国的龙与羽蛇神并无干系,并大致介绍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与渊源。这个出乎意料的回复立刻引起了勒克莱齐奥的兴趣。他首先解释说自己的对比只建立在外形相似之上,接着便殷切地希望对方能带来更多关于中国龙形象演进、传播的信息。这件事为勒克莱齐奥自己津津乐道,甚至在某次采访中还专门提起,借此感谢学生们对他授课过程中所犯错误的宽容。“三人行,必有我师”,与中国颇有渊源的勒克莱齐奥似乎在有意无意间践行了中国的古老智慧。他曾经说,对南京大学,他最满意的地方之一,便是这所大学给予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互相交流的平台。他对自己所开课程颇为欣喜的一点,同样在于选课学生专业多样,不仅有专攻文史哲的学生,还有来自天文、物理、金融、数学、医学等方向的同学。对他而言,未知既充满吸引力,也富有创造性,以谦逊之心走入未知之地,便是求得真交流的第一步。
其次,真正的交流者,因他满怀好奇期待“出其不意”,必然会尊重他人的能动性与独特性。勒克莱齐奥坚信教学相长,故而在他眼中,学生首先是平等的对话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他善于发现每位同学发言中的独到之处。而每一届学生精彩的见解与观点,往往就成为启发下一年课程主题的契机,又或者作为阅读材料,加入到下一年的教学计划中去。课上他常问的问题是:你是否愿意将这段讲解拟成文字,授权于我,好让我在之后的课程中与其他同学分享?于是,今年某位同学关于《红楼梦》的介绍,促成了来年专门针对《红楼梦》中真实与虚幻的一堂讨论课。而今年某位同学关于《春秋公羊传》的解读文章,来年也成了课程延展阅读的一部分。回顾历年勒克莱齐奥在课堂内外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便能清晰地看到知识的藤蔓如何在相遇与思维激荡中不断延伸,不断丰富。
或许最终,勒克莱齐奥真正打动学生的,正是他在“不同”“相异”面前所持的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这种尊重理解的精神。他让学生们明白了投向他者的目光的丰富之处。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接纳相异的观点,并以此丰富自己的思维。不仅对人如此,对待文化也是一样。无论势盛势微,不妄加评判,而首先学习它、体验它,看到世界文化之林的种种联系,并张开怀抱去拥抱它。这一点上,作为老师的勒克莱齐奥与作为作家的勒克莱齐奥彼此呼应,共同展现出一种跨文化视野与交流精神。或许,每次课前的那声“你好”,也因此有了不一样的含义。用中文说出的这句问候,难道不正是走向对话者、走向交流的第一步,是拉近距离、实现互动的第一步吗?
疫情出现后,线下课程一度中断。勒爷爷也因为客观条件限制迟迟无法来中国开课。不过,这一困难并未切断他与学生们的交流。2020年秋,每年一度的通识课程在线上如期展开,勒爷爷作为高研院本科生导师而开设的研讨课也被一并搬到了线上。这当然颇费了一番功夫,常常自嘲对电子产品“一窍不通”的勒爷爷,虽然已经八十岁高龄,却兢兢业业,从头学起,按照安装会议软件、架设摄像头与话筒、优化网络信号的流程一步步练习,最终在虚拟空间与学生们见面。是的,课程还在继续,与中国学生的交流也不会停止,无论是在教室里还是在线上,无论以哪种语言、哪种形式,作为老师的勒克莱齐奥永远与他的中国学生在一起。
作者:许 钧
编辑:谢 娟
责任编辑:舒 明
来源:文汇笔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