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先锋如今步“前尘”
()“迷舟”式叙事
中国的先锋小说崛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此时的先锋小说凭借其惊世骇俗的写作风格在中国文坛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由“写什么”转向“怎么写”的文学形式实验开始进行。马原、余华、格非是当时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它彻底打破了文学作为政治传声筒的局面,也为当代小说的写作提供了多样性的可能,而且从此中国文学开始真正进入世界文学的格局。
格非上世纪80 年代中后期的那一批先锋小说以晦涩著称,如《青黄》、《迷舟》、《锦瑟》、《褐色鸟群》等作品。这些小说体现出了格非独特的“迷舟式”叙事,为人们展现了一个个优美、精致而又扑朔迷离的故事。
《迷舟》1987 年发表于《收获》杂志,因为其中的“叙事空缺”,这部作品备受关注。格非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先锋派”代表作家,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这部作品。萧在家里看到了父亲的信后已经决定“铤而走险”,回棋山要塞准备决战,但突然“他想到了杏”,于是改变初衷去了榆关。由于中间过程的空缺,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结果——由于榆关是敌军的控制地,警卫员得到的指令是:如果萧去榆关,就必须把他打死。正是这个谜一样的空缺,使得小说的艺术氛围显出独特的迷蒙之美。在纷乱无序的事件中,读者分不清因果,什么是事件的“真相”,“叙事空缺”的存在,使文本具有了无限的开放性:“空白不是无,而是无限”。
《青黄》同样扑朔迷离,充满了神秘和不可知的“空缺”。叙述者“我”来到麦村调查“青黄”一词的起源和涵义,以及传说中的九姓渔户的下落,他采访了众多当时亲历过或旁观过事件的当地人,然而他一无所获因为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和讲述,不仅互相矛盾,而且往往在“揭示一些事情的同时也掩盖了另一些事。”而对“青黄”词义的追溯,同样在众说纷纭中得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
读格非这一时期的小说,读者常常有一种不真实感。他小说中的人物似乎总是置身于一个时间的迷宫之中,分不清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对往事的回忆和当下的感受,往往交织在一起,真假莫辨。如《欲望的旗帜》中那位哲学副教授曾山,就分不清现实与回忆:“一切都恍若梦中的情景。他在这所著名的大学呆了整整十年。他熟悉这条河流以及两岸的一树一石。但他无法区分这个午后与记忆中的过去有何不同。”时间仿佛突然消失了,过去与现在的界限被打通,人物可以毫无障碍地穿行于现实与记忆之间。这种“不真实的感觉”拷问的其实是存在的意义:过去、现在和未来,哪一种存在才是真实的?时间的流动,往往使存在的意义指向虚无。
()回归古典:《红楼梦》的影响
2007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山河入梦》研讨会上,作家莫言评价这是一部继承了《红楼梦》的小说,“《山河入梦》的成功,就在继承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而且写出了很多我们过目难忘的人物。书中主人公谭功达就是现实的贾宝玉。”他表示,自己读完这部小说明显的感受是“格非是换了一只手来写作”,风格有了很大变化。
从80年代的先锋文学到“江南三部曲”,或许可以说格非在逐渐回归以《红楼梦》为集大成的中国传统文学。格非认同张爱玲所说的,中国有三部半伟大的小说——《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和半部《海上花列传》。他几乎每年都会读一遍《红楼梦》。在90年代社会转型期间,格非处于迷茫状态。想不明白社会的变化,将近十年没写小说,在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中国传统的东西,包括大量的小说、思想史等,因此发现中国小说的伟大和成熟。格非再看西方小说,反而有了隔阂。
这无疑影响了格非重新再写作时的创作风格。格非新世纪写出的“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 》、《山河如梦》中诗性典雅的语言,以不同人物视点的叙事方法,对主人公心理的细致描写,小说中许多的儿歌、民间传说、诗歌,人物的爱情悲剧,都让我们想到《红楼梦》。他逐渐显示出一种和《红楼梦》相同的对悲剧的认同。
格非的这三本小说,最重要的也许不是叙述的构架、方法,而是寻找一种中国传统的美学属性和一种神韵。中国经验和中国审美,即东方式的情怀。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和对经验的处理。
“梦”也是中国古典小说通常的处理方式,这三部书却会给我们带来类似读《红楼梦》之后的那样感觉,绝望、宁静。《红楼梦》讲的是,世界是一场梦,宇宙、时间是一场梦,一个家族的荣华富贵是一场梦,一个人的一生,他全部的爱情、美好的经历都是一场梦。而三部曲讲的是乌托邦梦的破灭、人的毁灭和失败。
因为格非采用了中国式的叙事与经验,即反现代性的、非进化论的经验。我们进入到经济快速发展、而人心渐失的时代,而我们中国人原有的经验方式,原有的世界观与价值论被我们摒弃了。格非在这三部小说里,回溯到中国以前的永恒循环论。当我们找到了这个尺度,我们对于全部历史的认知就不再是一个时间性的焦虑,而是一个循环论的彻悟和旷达。彻悟以后我们才能平静,现实才能变得清晰起来。
但格非觉得传统是不可能回到的,文明已经在向前发展,但我们可以通过想像回到传统,从新的视角介入传统,跟传统对话。
编撰: 陆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