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沈美兰是一名一线环卫工人,自2000年来上海后,就一直在五角场地区工作。在班车上,她打开自己的笔记本,认真翻看上面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的建议。记者看到,这是两页手写内容,一条条,写得很清晰,有提纲、有分析。她说自己要在审议时发言,提前做了一些准备。
沈美兰说,生活垃圾分类涉及面广,事关千家万户、单位和环境保护,应该制定法律法规等强约束力的规则,提高市民和单位分类垃圾的约束力;垃圾分类还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比如电视、手机端、广播、报刊、户外广告等,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她认为,街道和社区要做好教育、监督作用。因为小区是人口密集地区,垃圾产生量非常大,垃圾的成分也很复杂,如果垃圾分类知识普及不到位,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即使他们积极性高,也很容易分不清类别。她建议,街道和社区要多想办法,创新宣传方式,对居民加强教育,同时做好监督,在第一时间找到源头分类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源头上分类后,环卫环节的工作会大幅减少,可以把更多精力花在美化环境上。”
此外,沈美兰也非常看重教育的作用。“垃圾分类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校内增加专门的垃圾分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内容。”她说,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很强,他们在家里和社会上也是很好的普及宣传员、监督员,也可以教育、影响家庭成员及周围人员,促进更多人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学习,使得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分类氛围。
她感慨,“如果我们市民能把垃圾分类做到位,为环卫工人减轻负担,请相信,我们会把上海的环境维护得更好,上海的空气会更新鲜,环境会更好,天会更蓝。”
作者:李静
编辑:王翔 陈晨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