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级滨水景观期待国际级管理,今年“两会”陈丹燕等26名代表提交了《关于滨江45公里岸线管理守则的立法议案》,建立梳理滨江岸线的管理需求,制定一套完整的地方法规,以立法的形式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管理和运行进入政府与市民共同治理。
上海市崭新的城市公共空间已经形成:滨江岸线城市景观是上海市政府多年努力改造城市公共空间,为上海市民创造了景观卓越,历史感丰富,市民喜闻乐见的公共空间,规划出上海城市发展的最新面貌,是为城市改造最亲民的一部分,也是变化巨大的移民城市形成城市凝聚力与认同感的最重要场所。
陈丹燕代表说,滨江岸线已经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具备的大型公共空间建成。近年来,徐汇,黄浦,虹口,杨浦以及浦东的岸线先后开放,于2017年底全线贯通45公里,为核心段。2018年开始从核心段向两端延伸,将要建成约九十公里的国际一级城市滨水景观。这是上海城市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上海城市精神的最佳体现。
上海自1850年外滩滨江道初成,只有一公里的城市公共空间,而如今45公里的岸线,上海展现了一座现代化都市的崭新面貌以及历史传承。以它的形态与地理位置,它必将成为上海城市更新最重要的名片,与外滩和陆家嘴一并,共同形成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人文气象。
然而,目前滨江的管理明显滞后,已危及公共空间的维护对滨江岸线的管理。由于分属地管理,无统一规章,各方责任不清,引起管理,治理和使用上多方面的混乱。随着岸线交付使用,管理上的问题日益突出。经过一年,情况并未随着管理工作的延续得到有效控制。
陈丹燕说,目前的治理模式和沿用过去的法规,规章和管理办法,并不能有效治理滨江。旧有的管理模式也不具备自新和自我完善的可能性。保护上海最重要的大型公共空间,保护城市最重要的景观体现城市的优雅面貌已非常迫切。
目前,虽然有上海市滨江办的社会秩序管理指导意见,但是这个管理指导意见非常粗浅软弱,与滨江岸线的地理位置以及必将形成的城市影响力不相匹配。各区在管理上未有统一标准。比如由黄浦区政府全权管理黄浦岸线,徐汇由西岸集团管理,浦东由地产绿地集团等三个大集团分片管理,管理标准并不一致。在社会秩序管理上,虹口区使用的是公园管理条例,黄浦区使用的是区滨江办指导意见,徐汇区目前与上海市文明办以及城建交通委浦江办联合开展管理模式试点,但未见明显改善。“现有的所有管理条例,目前都还欠清晰有力。”
陈丹燕期望岸线逐渐成为整个城市的公共客厅,能展现城市生活和市民活力之处,在此无论贫富内外,市民各美其美,和谐相处。“市民不光得到公共空间带来的享受,也学习到如何爱护公共空间,尽一个公民的义务。使这个公共空间同时成为公民义务的公共课堂。”
法律保护城市景观管理在岸线贯通以后,如何维护好它,使它真正成为上海最好的公共空间,就是维护整个上海的城市形象,就是国家都市应有的气象,也是如今管理者的首要的任务。
陈丹燕建议要为滨江岸线管理立法,不光是为管理立法,也是为保护城市文明。“上海应该以维护岸线为契机,培养市民明确自己在公共空间里的责任和义务,以一套市政府法令来保障它的贯彻实行。政府应该在建造一流公共空间的同时,严肃认真地做好公共空间的法制建设。这才是最好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体现。”
作者:祝越
编辑:陈晨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